加载中…
个人资料
澳洲手记
澳洲手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73
  • 关注人气:1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住的和放下的

(2012-10-15 06:30:23)
标签:

莫言

《红高梁》

诺贝尔文学奖

巴厘(bali)

诺贝尔和平奖

分类: 椰风呢喃

记住的和放下的

 

是在看巴厘(Bali)俱乐部爆炸事件十周年纪念活动的同时看到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的。爆炸事件纪念活动中有一项仪式是一个一个地念在爆炸事件中的受难者的名字,记得去年的美国的“9·11”纪念活动中也有这样一个类似的仪式,猜想其原因是让人们不忘记每一个名字都曾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也许是他人的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同事朋友。。。。。。

 

想起当初看从莫言的故事改编而来的红极一时的电影《红高梁》的前后,也正好看了反映从当初日军在中国的“731”部队的人体试验改编而来的故事,还有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也许是因为故事讲述的角度和方式,“731”看后是一种由电影中记述的人类身理上的承受极限而引起的无法驱除掉的恶心,拒绝再看跟它有关的任何影像;而南京大屠杀让人更多地是体会到弱者的那种无处可藏的无助,也难怪,国家到了留首都于外强的地步,那还有避身之处?反倒是《红高梁》让人对日军的暴行和人类在暴行前有备的血性和无备的本能记忆深厚。南京大屠杀已是七十多年前,已是差不多三代人的历史,就算是我们有心记住,但谁又能在什么时候去念南京大屠杀三十多万人的名字?不光是因为大屠杀没有准确的记录,就算是有,也无法将三十多万人的名字一位一位地念出声来。但他们也都曾是有声有形的鲜活生命,也曾是他人的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同事朋友。。。。。。于是打心眼里开花地高兴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在那里那些鲜活的形象很难会被人忽略。

 

在那同一晚上看到了诺贝尔和平奖被给与了“欧盟”的消息,欧洲大陆曾是争端无数,德国和法国之间曾在七十年中打过三次仗,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欧洲都曾是主战场,数百万人喪生。现有的战争早已没有英雄,没有荣耀,有的多是消逝的生命和由之而带来的创痛,想起鲁迅曾描述过的战乱中的顺民的命运:强盗来了,顺民是属于官兵的,该杀,官兵来了,顺民还是被杀,仿佛又都跟了强盗似的,总之顺民总是被杀。“欧盟”现在能够自由贸易,旅行,用同一种货币,有问题政府间可以坐下来讨论解决方案。。。。。将过去的无数纷争放在一边,致力于将来的共同发展,有时可能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努力。。。。。。也真心希望“欧盟”的和平能长久。记住过去的历史并不意味着记住仇恨,绝不谅解,忘记曾有的纷争也不意味着背判历史,忘本忘宗。

 

一位朋友出身在一个太平洋岛国的山地区域,不同部族间总是断断续续的械斗直到现今,政府的法律也起不了作用,原因种种,有可能是谁偷谁的牲口,谁打伤谁,谁和谁有了不应当的性关系。。。。。。人们记住这些仇恨,父仇子报,一个人的仇成为一家人的仇,一个部族成员的仇成为其它同一部族成员的共同仇恨,如果要求的赔偿没有达成协议,于是开始动武,结果多是前仇未清,新仇又增,赔偿也因此而涨价,于是只好再动武,永无止境。。。。。。当然也有赔偿达成协议的时候,人们可以放下仇恨,握手言和,将争执置之脑后。赔偿一般除了钱,还常常包括多少条猪,由此可知猪的重要性,大概猪和其它家养动物在中国也曾是如此的重要,否则中文字就不会是屋顶下有人只能是“穴”,有动物才成为“家”了。当然自有人强烈抨击这种人命等同于猪命的制度,或者人命等同于金钱的制度,想想也自是很有理由,如果通用,反而推之,那就意味着有钱就可以做尽坏事而不付真正的责任。但如果人命跟猪命,金钱间的转换可以让人放下世仇,不再让来人为此而付出新的生命,谁又能否认在一个从来不会完美的世界有一个不完美的解决的方案也是一个欣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