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课程标准(新课标)提倡的英语教学理念

(2009-10-19 14:11:21)
标签:

探究式学习

英语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

教育

    每一个教学法或教学理念的出现都是时代的需要,都与语言、社会、心理、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世界逐步走向融合的今天,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称《英语课程标准》),也正是时代的需求的反映,是我国外语教育发展的产物。

《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理念

课程教学是实施课程教学理念的主阵地。为了实施《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主体、体验学习”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了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和任务型教学等教学要求。这三种教学方式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 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发现式学习方式或问题导向学习方式,其本质是: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身的体验,主动获取知识或信息,应用知识或信息去解决问题,完成交际任务。探究过程由提问、调查、创造、讨论和反思五个环节组成。

探究的第一步是明晰并确定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有意义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思考。问题明确以后是提出可能性解决方案,接下来根据问题解决方案收集信息数据,然后是对信息数据的分析、评价和解释,反思起初的问题解决假设。最后是根据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归纳、概括、总结,然后解决问题。

探究式学习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冒险精神,学生具有足够的自主权。通过问题的提出、资料的查询、调查、分析,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合作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这里所说的探究式需要学生开展大量的课外工作,与项目学习相似。其实如《英语课程标准》所说,提倡探究式学习并不排除语言知识的学习,只是改变了学习的方式与途径,只是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希望学生从“体验”中理解语言掌握语言。比如,小学课堂上同样可以开展词汇意义的探索。

探究式学习案例

水平:一级(相当于小学三年级)

探索内容:探究词义

探索活动:看图、听录音,猜词义并模仿。

探究预期结果:在教师不作翻译的情况下,听指令并做动作。

(二) 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成就的一种教学理念。

任务型教学体现了《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倡的“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的基本理念。参与是学习的保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不可能发生;没有一定量的输出性活动的参与,学生不可能习得语言。由于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同,外语教学不能完全依赖学生对外语学习本身的兴趣,必须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用英语完成真实的任务,通过任务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况且,外语教育的目的在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语言能力或交际能力的发展。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参与真实的应用语言解决问题的任务,通过完成任务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活动很多,有信息传递型任务、推理决定型任务、观点阐述型任务;有理解性任务、应用性任务;有拼版式任务、信息差任务、解决问题任务、做决定任务、交换意见任务。在设计任务时要遵循语言情景真实性原则、形式功能原则、阶梯型任务原则和做中学原则等。在任务教学中,教师主要承担组织、设计、资源、指导和评价的角色,学生是主要的参与者,教师要能把活动的决定权、实施权和监控权交给学生,通过任务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知识和技能运用能力、合作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在不同的年级,任务的设计有所不同,下面是《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提供的一个任务活动案例,请分析参阅。

(三) 合作学习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既是一种个体行为,又是一种社会性的群体行为。每个人的认知、情感、兴趣、学习风格、智能优势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在与人的合作与交往中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同时,语言的社会性要求人们必须参与集体性活动,必须与他人合作才能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和情感态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相处”列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合作意识的培养目标。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必须加强合作学习。

各类研究表明,小组合作有助于每个成员语言能力的发展,不管是成绩优秀者还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小组学习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团队意识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各项能力的发展。合作学习的方式很多,有固定的“组间同质,组内异”的组织方式,有传统的小组活动。课堂操作方式也都有所不同,但是,一般情况下,合作学习要求小组合作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要形式。具体设计包括以下几个程序:

1.合作设计:师生合作,确立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

2.目标呈现:目标确定以后可以选择教师呈现或者学生呈现两种方式呈现教学目标。

3.集体讲授:与传统的讲授不同,教师的讲授主要是为接下来的小组合作活动做准备。

4.小组合作活动:小组通过集体讨论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以小组的方式展示学习效果。

5.小组学习评价:评价既有小组集体评价又要有学生个体学习过程与成果的评价。

6.阶段检测:一般要求两个单元测验一次,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是教师命题,也可以是学生命题。

7.反馈补救:根据测验发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