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的神君、贤君和昏君
(2018-09-18 12:03:11)
标签:
罗马皇帝帝国历史 |
分类: 读书笔记 |
罗马帝国的前半段,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首先是尤里乌斯-克劳迪乌斯王朝,基本继承尤里乌斯-凯撒血统,分别有奥古斯都、提比略、卡利古拉、克劳迪乌斯和尼禄五位皇帝。然后经过三帝内乱,建立起了弗拉维王朝,分别有韦斯帕芗、提图斯和图密善三位皇帝。接下来则是五贤帝时期,分别有涅尔瓦、图拉真、哈德良、安敦尼和马可奥勒留五位皇帝。从马可奥勒留的儿子康茂德开始,罗马逐渐衰落。
1、世袭。罗马帝国的主权者是元老院和罗马公民,皇帝只是被主权者授权和认可的代表,也因此罗马皇帝无法像东方国家一样随心所欲的家天下。同时,在威望和实权之下,通过提前潜心培养,虽然没有明确世袭的合法性,皇位代代相传也是可以期盼的。但是由于罗马皇帝基本奉行一夫一妻制,子嗣不多,再加上疾病和战争,真正实现父位子承的反而凤毛麟角。也正是因此,凯撒创制的由养子继承所有政治遗产的养子制度在罗马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项制度得到了元老院和罗马公民的支持,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选贤任能的作用。
遗憾的是,嫡子继承大统的效果并不太理想。三个时期中,只有韦斯帕芗和奥勒留顺利实现父位子承。韦斯帕芗那边,先是大儿子提图斯继位,但是积劳成疾两年就撒手了;再是小儿子图密善继位,但由于作风较为独断而被元老院判定为昏君,死于非命。而马可奥勒留自身是位声名卓著的哲学家皇帝,接班的儿子康茂德却是如假包货的昏君,贤帝时代也因此而终结。
2、神君。罗马是个多神教的国度,各路神灵拥挤异常,数量甚至多达三十万,他们当然也不介意把故去的皇帝加入神灵的行列。从奥古斯都将凯撒神化而自称神之子之后,皇帝驾崩之后进入万神殿已成为常态,但仍然需要得到元老院的批准。但是贯穿罗马帝国历史,始终能被成为神君的似乎也只有凯撒和奥古斯都两位开创者。
当然例外也难免。低调的提比略坚拒神化自己,但是未能如愿。张狂诡异、挥霍无度的卡利古拉皇帝在生前就将自己神化,还把自己的塑像立在了犹太的教堂里引发轩然大波。功勋卓著、勤勉戍边的哈德良死后神化遭元老院拒绝,在养子安敦尼苦苦哀求之下才算勉强过关。当然那些公认的昏君肯定是无缘万神殿的。
3、贤君与昏君。总体而言,罗马皇帝大多能力出众,尤其在保卫帝国安全方面,不畏苦寒,身先士卒,也因此罗马皇帝的标准塑像应该是骑马戎装。凯撒征服广袤的高卢,确定帝国莱茵河与多瑙河防线;奥古斯都确立东方幼发拉底河防线,并将埃及纳入治下;克劳迪乌斯征服不列颠;图密善建设了日耳曼长城;图拉真征服达契亚;哈德良巩固了帝国全境防线;马可奥勒留打赢了与日耳曼的战争。文治方面也都各有建树,在位较长的贤帝都建设了规模宏大的基础设施,主要是道路、水道、浴场、神殿等。
好皇帝的认定标准也会随着时代而变迁。当时几乎所有罗马的顶级精英包括史学家都汇聚在元老院,评判历史的如椽巨笔当然握在他们手上。而元老院也是共和派的集中营,因此凡是行事较为专断的皇帝,哪怕居功至伟,也往往会受到恶评。典型的有提比略、图密善和哈德良。
提比略常年征战日耳曼防线,对战场有着深刻的了解,也调整了奥古斯都的军事策略;完善了大量帝国的管理制度,包括信息传送的邮政驿站,建设了大量的公共设施;发掘了大量军事人才和管理人才,都在后续发挥了重大作用,现在基本被认为罗马帝国不可或缺的奠基人。但是提比略心高气傲,丝毫不对元老院假以颜色,常年缺席元老院会议;深居简出,完全不理会民众的公共娱乐需求,从来不参加竞技等大型集会;冷酷严苛,打击反对派毫不留情。生命的最后十多年,提比略隐居卡普里岛,哪怕亲人离世也未再踏上罗马故土一步。提比略以这样决绝的方式,表达完全不屑周旋于人间烟火的决心,但是他的统治却从未放松。也因此,元老院和民众对他非常厌恶,甚至要把他的遗骨扔进台伯河。但是,管他呢,提比略根本不在乎。
图密善倒是比较受到民众欢迎的,但他却被元老院视为暴君,并被判处“抹除记录刑”(将他生前所有功绩记录全部抹除),原因当然不外乎对元老院不友好。图密善主要功绩在于重新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使日渐破败的罗马重换新生。可惜天不假年,图密善任中被刺杀以致很多设施到了图拉真时期才真正完成。同时图密善规划建设了日耳曼长城连接了莱茵河与多瑙河防线,也是帝国最重要的防线,后来在哈德良手中得到了完善。
哈德良继位之初就暗杀了四位大员,虽然恳切表达不知情不再犯,但是与元老院的感情再难修补。哈德良戎马一生,皇帝任内大部分时间都在巡视边防,铁桶般的防线也为帝国带来了几十年的和平。但是由于长期不在都城,元老院觉得被怠慢,民众觉得被抛弃。面对犹太暴动,哈德良刚毅坚决地镇压,并将犹太人永久赶出耶路撒冷,犹太人从此失去家园。哈德良柔软的一面留给了希腊文化,经常在雅典逗留,迷恋美貌少男安提诺乌斯,这也成了绝好的文学作品的题材。后来的史学家认为哈德良是罗马帝国史上最重要的皇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