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皇帝是个怎样的存在?
(2018-08-12 01:35:53)
标签:
罗马皇帝历史制度 |
分类: 读书笔记 |
由凯撒规划,奥古斯都创建的罗马帝国横亘公元前后四百年,如若算上东罗马帝国,则国祚绵延一千五百年,在制度等各个方面均有其过人之处。由共和国过度而来,作为统治者代表的皇帝,与东方极端专制、君权神授的皇帝也存在着天壤之别。这里简述罗马皇帝是个怎样的存在。
首先是权力的构成。由奥古斯都用令人眼花缭乱的手法创立的皇帝独裁,主要有这么几个权力:使用凯撒-奥古斯都的名号,后来已经成为皇帝的实际称呼;元老院授予“罗马第一公民”和“国父”称号,彰显超然地位,事实上皇帝在元老院一般是以第一公民自称的;全军最高指挥权,军队均向皇帝效忠,事实上拉丁文皇帝的意思本身就是军队的最高指挥官,也因此只有军队称呼皇帝;有否决元老院决议的权力,这在共和时期其实就是护民官特权;有向皇帝行省派驻总督的权力,有任命一般官僚的权力。奥古斯都将罗马行省分为皇帝行省和元老院行省,元老院行省一般局势平和,由元老院派驻总督;皇帝行省一般地处边陲负责防务,由皇帝派驻总督。行政体系内正式的官员比如执政官、财务官、法务官、财务检察官等,都由元老院任命,事务性的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命。事实上罗马行政体系极度简约,甚至帝国之初很多年都没有专门的幕僚机构,后期历经提比略、克劳狄乌斯等皇帝才逐渐丰富行政机构。也有几任皇帝设立专门委员会负责决策协调,效率自然比六百人的元老院高出许多,权力也自然夺了过来。但是无论如何,皇帝的权力是有边界的。
其次是权力的来源。与东方君权神授的理念完全不同,罗马皇帝的权力来自于元老院和罗马公民的授权。即使已经成为实质性的帝国,罗马简称仍然是SPQR,即“元老院与罗马公民”。随着帝国版图和公民数量逐渐庞大,同时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技术手段,罗马公民大会已经名存实亡,无法有效履行职责。但是历任皇帝一般都会经常出席大型竞技活动等现场,排山倒海的欢呼就意味着授权的有效,如果回荡此起彼伏的反对声,则帝位不久矣。也因此,元老院成为确认皇帝资格的最重要场所,所以皇帝没有所谓的加冕仪式,元老院授权之日即是行驶权力之日。与我们熟悉的率土之滨莫非王土不同,罗马帝国的主人是罗马公民和元老院。
再次是权力的制约。对皇帝权力制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法律框架,皇帝无法凌驾于法律之上,执政行事都需在法律框架的范围,无法超越。二是立法权,作为兼任了独裁官权力的皇帝,有权做出任何自认为有利于帝国的决策,但是如果要上升为法律,必须经过元老院确认,也就是说只有元老院才有立法权。三是合法性,既然皇帝的合法地位由元老院授予,意味着元老院当然也可以合法地弹劾不称职的皇帝。事实上,尤里乌斯-克劳狄乌斯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尼禄就是被元老院弹劾,最后无奈自杀的。
最后是皇帝的责任。对于元老院和罗马公民而言,拥立皇帝如同签署了一份契约,我让渡部分权力给你,你来确保我的迫切需求。因此元老院和罗马公民对皇帝是有要求的,最根本的就是安全与粮食。作为军队的最高指挥官,皇帝必须要保证境内公民及财产的安全,要能有效组织防御甚至亲临前线。作为庞大罗马帝国的宗主国,意大利本土并不种植小麦这一罗马人的主食,粮食供应几乎全部采购于行省,因此保证粮食产地及通航渠道的安全也是皇帝责无旁贷的任务。皇帝的次要责任是公共设施建设和福利。遍布全国的高速公路网是罗马最有特色的基础设施,大型公共广场、竞技场、浴场、神庙等也是历任皇帝所热衷的。由《小麦法》明确的小麦免费供应政策,应该是最大的福利了,符合条件的罗马公民可以领取每月60公斤的小麦,几百年罗马帝国,没有因贫饿死的记录,不能不令人赞叹。
与早期王政时期的罗马不同,罗马帝国皇位一般世袭,由皇帝指定的继承人(儿子或养子)一般都会得到元老院的承认。但是非正常退位时,枪杆子里出政权也是常有的(尼禄死后加尔巴、奥托、维特里乌斯三帝内乱,以及韦斯帕芗建立弗拉维王朝就是如此),元老院暗箱操作生米煮成熟饭也是有的(图密善被刺杀后,涅尔瓦的即位就是如此)。
由此看来,以元首制来描述罗马帝国似乎更贴切。当然,之前的罗马共和国也应该被称作元老院寡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