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有宝

2023-03-12 12:59:12
标签: 自然 文化

顾村公园小记

我无数次去过顾村公园,四季景色各有特点;在公园开放初期,我还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在里面兜遍园区。这些都不是最吸引我的,最吸引我的是里面有个古生物化石馆,展示的种类规模不亚于一般省市博物馆的相关内容。

展馆现收藏有辽西、甘肃、河南、贵州等全国主要产区的三大系列、上百个种类、3000多件古生物化石真迹标本,集飞禽、走兽、游鱼、集“陆海空”东南西北中于一馆,馆藏种类之全、数量之丰,既有专业知识,也极具观赏性,更为收藏爱好者青睐。展馆外墙上有“等你一亿年.今天来相会”十个金色大字,展馆内标牌有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享受千奇百乐,奉献千家万户。生动揭示了展馆的内涵。

古生物化石,是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地球上的生物,只有1%甚至1‰才能够变成化石,能保存下来的微乎其微。是研究生命起源和生物演化不可或缺的科学依据,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稀有资源恐龙化石系列,其产地辽西地区被誉为“世界中生代古生物化石的宝库”。

在恐龙化石展区中主要展出了产自辽西地区,距今1亿3千万年的白垩纪时期的鹦鹉嘴恐龙、孔子鸟及相关鱼类、植物类化石,产自贵州的贵州龙化石。其中有保存完好的鹦鹉嘴恐龙整体骨架化石10具,有7条鹦鹉嘴龙共生一体,天上飞的鸟和海里游的鱼共生一体的岩块化石。有产自河南地区的恐龙蛋化石200多个,有近40个恐龙蛋连体的岩块化石等。产于距今1亿3千万年的早白垩世时期,以孔子鸟为代表的早期鸟类化石、以及带“羽毛”的鹦鹉嘴龙等化石,为鸟类和恐龙起源提供了新的生物证据,是20世纪脊椎动物化石研究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该产地被誉为“第一只鸟飞起,第一枝花开放的地方”。在此系列中展出的白垩纪、侏罗纪世期产于中原等地区的恐龙蛋、恐龙粪便等化石,体现了恐龙从生成,下蛋,拉粪,到变成鸟的完整过程,也弥补了全国化石产地有龙无蛋,有蛋无龙的缺憾。

具有大众化可观性的是海洋里的化石,有身长1米多的大型海贝壳(砗磲)标本,身长1.2米的大型海龟标本,以及品种繁多,形状各异的各类珊瑚、海螺、海藻化石和标本等。包括红珊瑚、珊瑚球、既有产于我囯各海域的中华鲟、海藻等化石,又有产于世界深海的大鯋鱼、大海龟(砗磲)等原生标本,包括海生动物和海生植物。聚结了化石王国之精品和神奇,它蕴涵着许多万物造化的天然信息秘码,是探索陆地和海洋生物协同演化,窥视大自然奥秘的一扇窗户。

这些化石,或许也印证了庄子的《逍遥游》描写的情景不单是神话传说,而是有大自然演化依据的,只不过人类的存在的时间和这些古生物存在的时间相比,只是沧海一粟。以现在的未知,把地球上曾经发生过的波澜壮阔的历史之迷,以神话而称之。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南海的日出日落 后一篇:奇石之奇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