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行业里的“大牛”,杨春林【转载】

标签:
育儿学生杨春林老师城厢 |
分类: 教育心情 |
2014-11-03
办公桌上经常有匿名的小礼物,学生亲手采摘了茶叶要全部留给他,路上偶遇的家长一定要把手上的野果分他一半……这位人格魅力“爆棚”的老师就是全国优秀班主任、杭州长河高级中学老师杨春林。
10月29日,城厢中心学校班主任工作会议上,“传奇”的杨春林老师为城厢街道各学校的班主任老师解密教育智慧,分享自己带班的经验、方法及思路。老师们被他幽默的语言征服,不时举手拍照、俯首笔记,对杨老师的教育理念更是连连称赞。
一个半小时的培训在欢声笑语中结束。杨春林老师分享的丰富的教育案例背后有理论的高度;幽默的语言,让大家看到了一个班主任的智慧。“杨老师的很多方法是我们不曾想到的。比如排座位,抓阄的方法就很好,我也会去试试看。”第一实验小学的葛弘斐老师说,这次培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治班实招。“学生品格的铸造,情感的熏陶,灵魂的洗练,精神世界的构建等都与班主任自身修养密不可分。”城厢中心学校校长倪柏根说,这也是城厢中心学校之所以注重班主任工作培训的缘由。
“巧沟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杨春林老师戏说自己当老师靠嘴巴。把学生变成朋友,把家长变成“自己人”,是这张“嘴巴”让他的工作如鱼得水。
谈到沟通之道,杨老师从自己带过的一名问题学生说起。这名学生是“后门生”,成绩差自不必说,染发、化妆等出格的行为让曾经的带班老师头痛不已。杨老师接手这名学生后,一反常规说教,反倒夸起了学生的优点,并大方地表示包容她染发、化妆等行为。这让学生眼里泛起了亮光,一次推心置腹的沟通后学生竟悄然发生变化。
杨老师分析说,成绩差的学生会做出一些出格的行为,是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许多老师总是通过说教甚至是骂来纠正他们的不当行为,这些都是毫无用处的,只会让学生站到你的对立面。发掘学生的优点,包容他的缺点,让学生产生自主改变的动力,杨老师这招看似靠嘴沟通,实则攻的是学生的心。
“不是学生有问题,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对。”杨老师说。手东摸摸西摸摸,做作业不认真,孩子小学阶段出现的这些问题在杨老师的眼中都是孩子的天性。“这些孩子才是纯孩子,才是祖国的未来。不要忘记我们自己是怎么成长起来的。”理解学生,包容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杨老师的分享让与会的老师们醍醐灌顶。
“求创新”,给自己的工作找乐子
教师的工作内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似乎一眼能望到头,许多老师常抱怨工作无趣。但杨老师却乐在其中,他的秘诀是“创新”。排个座位要创新,给家长的短信要创新,运动会入场式要创新,开课程序也要创新……杨老师说创新就是给自己的工作找乐子。
杨老师和学生聊天中,发现学生不太会表达,沟通能力比较差,说出来的话不能让听者愉悦。情商不高很可能制约学生未来的发展,上课的时候喜欢和学生吹吹牛,聊聊天,讲点题外话的杨老师突发奇想:让学生以《听老杨扯淡》为题写作文。出这个题目,一方面希望能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他们把话讲漂亮;另一方面检测一下平日里和学生闲聊的效果;顺带也收获一些肯定,提升自己的职业幸福感。
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是众所周知的,哪怕是在全国优秀班主任杨春林的班里也一样。面对困境,学生们会本能地抱怨。如何引导学生用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呢?杨老师在一节班会课上对学生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当天正好几门功课一起发试卷,卷子像雪花般飘落,学生的嘀咕声四起:“怎么这么多呀?”杨老师在班会课上要求学生用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语句替换“怎么这么多”,同时表达类似的意思。于是,各种有意思的表达出现了:“解题速度又要提升了”“天才第一步,作业做到酷”“我又可以减肥了”……语言转换训练的背后,不仅有对学生心情和态度的调整,更有杨老师向学生传达的面对困境时的人生态度。
“重心法”,正能量温暖学生的心
如果说“技法”无边,那么杨老师分享的“心法”却有章可循。这个“心法”就是“善”,存善念、行善举、习善法、得善果。“你可以有不喜欢的学生,但一定要善待他们,不要伤害他们。”杨老师举例说了班里的问题学生得到善待后的回报,习惯最不好的学生却设计出了电脑排位程序,曾带过的差生却成了班里最有出息的人。
“杨师常谈及其妻,私情满满。这位贤夫慈父立于讲堂之上,让我觉得生活之美,人生之快。”学生寥寥几句,让我们看到了杨春林老师幽默、自信、阳光的正能量正照亮着学生的成长之路。
编辑/制作:小益 子弹
学生微信留言板:
◎追求你所热爱的
◎这大牛的确很牛很发艳的。
◎在杨老师班里上课,再第一次高中也愿意。
◎能听老杨“扯淡”的岁月,是我情商提高最快的岁月。很庆幸年少迷茫时能被他指点,慢慢相信了善良、乐观与自信。
◎他有多牛我不敢说,做了他两年学生,不同于大家现在充满怀念的感恩,我却想说现在的老杨只是被推上神坛而已。当然我承认他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