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汉《五凤刻石》

(2011-08-23 09:22:07)
标签:

西汉

《五凤刻石》

文化

分类: 历代书法

西汉《五凤刻石》

http://s16/middle/629eacb8xab220b5bd30f&690

    西汉五凤刻石,又名鲁孝王泮池刻石鲁孝王刻石。石长71.5厘米,左高38厘米,右高40厘米,厚43厘米,石灰岩质。刻于西汉宣帝五凤二年(即公元前56年)。

    刻字位于该石右半部,隶书,刻字处长25厘米,高24.5厘米。文曰:五凤二年鲁卅四年六月四日成。五凤二年为汉宣帝刘询五凤二年;鲁卅四年,正值鲁第三王孝王刘庆忌王鲁,推算为公元前56年。刻石字体醇古,结体浑厚,章法自然,笔画凝重雄劲,隶中带篆,对研究汉字书体演变具有重要的价值。
    
金明昌二年(1191年),开州刺史高德裔监修曲阜孔庙,工匠在鲁灵光殿遗址西南三十步名曰太子钓鱼池的地方,挖池取石,发现此石,高氏将其移入孔庙,并作记刻于石左,文曰:鲁灵光殿基西南三十步曰太子钓鱼池,盖刘余以景帝太子封鲁,故土俗以太子呼之。明昌二年诏修孔圣庙,匠者取石以充用,土中偶得此石,侧有文曰五凤二年者,宣帝时号也;又曰鲁卅四年六月四日成者,以汉书考之,及余孙孝王之时也。西汉石刻世为难得,故予详录之,使来者有考焉。提控修庙朝散大夫开州刺史高德裔曼卿记。
    
顾绛《金石文字记》:鲁孝王刻石,今存孔子庙。五凤二年汉宣帝有天下之年也,鲁卅四年者鲁孝王有国之年也。上书天子大一统之年,而下书诸侯有国之年,此汉人之例也。
    
王澍《竹云题跋》:按德裔题记,以此书为石。朱竹垞《曝书亭集》则云:五凤二年砖一块,嵌曲阜孔庙前殿东壁,篆文一行,其书极古质,今虽模糊,断然是隶不是篆。竹垞记为砖又曰为篆,皆不可晓。
    
阮元《山左金石志》:五凤二年六月立,隶书,后刻金明昌二年高德裔记,行书,在曲阜县孔庙同文门西侧。山左两汉石刻此为最古,笔意简朴,非汉安以后所能及也。石高一尺一寸,广一尺九寸,厚一尺,字刻右,方周七寸,朱竹垞以为砖者,由未亲见其石耳。
    
翁方纲《两汉金石记》:钱竹汀云:鲁孝王庆忌以后元元年嗣,则五凤二年,当为鲁孝王之三十三年。方纲按:鲁共王馀以孝景二年立为淮阳王,二年徙鲁,二十八年薨。此鲁共王馀之二十八年者,汉武帝元朔元年也。史表书曰:元朔元年,安王光嗣,四十年薨,则是安王光未逾年改元也。准此度之,则孝王庆忌自必以未逾年改元矣。既以元朔元年为安王光之元年,则自应以征和四年为孝王庆忌之元年。则自征和四年至五凤二年正是卅四年。
    1978
年该石由曲阜孔庙同文门移入孔庙东庑,1998年移入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五凤刻石发现较早,又是最早发现的西汉石刻之一,所以金石著作多有著录。见著书目有《天下金石志》、《石墨镌华》、《古林金石表》、《汉魏碑刻纪存》、《金石文字记》、《山左金石志》、《曝书亭集》、《金石录补》、《隶辨》、《庚子消夏记》、《竹云题跋》、《观妙斋金石考略》、《竹崦庵金石》、《潜研堂金石》、《两汉金石记》、《金石萃编》、《寰宇访碑录》、《古墨斋金石》、《平津读碑记》、《金石苑》、《金石录》、《金石图》、《曲阜碑碣考》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