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来国内外的艺术品拍卖会上,古董首饰呈现了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翡翠与白玉饰品成为了交易的核心,这主要是因为相比较于其余珠宝,翡翠与白玉具有相对公正的价值评判标准;二是男款古董首饰价值更高,比如王公贵族流行佩戴的珠宝“扳指”,又比如瓜皮帽正中央镶嵌的珠宝“帽正”。在中拍国际2007拍卖会上,乾隆的羊脂白玉扳指本来估价只有80万元,成交价却达到了165万元。男用古董首饰比起女用古董首饰来数量要少得多,因此“物以稀为贵”是该类藏品受追捧的主要原因。

翡翠扳指
另外,清代珠宝受到藏家关注:一是清代珠宝质地高档,许多宫廷珠宝的原材料,是在目前的玉器宝石市场上难以找到的;二是近年来民俗文化研究盛行。清朝首饰加工工艺达到中国历史上的顶峰,带有文化内涵的古董首饰体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受到市场重视。
清朝古董首饰的价格相差很大。数量众多的民间藏品价格并不高,几千元、几万元都可以交易,适合小众收藏。但宫廷制作的首饰类似于瓷器中的“官窑”,价格一般是同等质地民间首饰价格的3倍,而确定为帝王嫔妃使用过的首饰,价格则可高于民间制作品10倍。

收藏清代的首饰,既要考虑首饰材料的质地,也要考虑历史文化因素。清代珠宝制造业的兴盛,是由康熙时期起步,乾隆时期达到顶峰,至慈禧太后当政时再次掀起了崇尚翡翠的小高潮,每个时期都具有各自鲜明的特征。同时,由于首饰属于高精密的手工艺术品,除去珠宝的品质和年份外,镶嵌工艺和质量也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