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雾里看花:你真的了解翡翠的“种”吗?

(2010-07-22 09:32:41)
标签:

杂谈

    最近翡翠市场的火爆程度众所周知,价格上涨的速度更是令人咂舌,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手里有翡翠,就等着升值了。其实近十多年来,顶级的玻璃种、冰种翡翠,即使无色或者颜色不够好,升值也非常快,价格甚至上涨近百倍。相反,一些特别绿的品种,比如说铁龙生,完全不透明,就几乎没有升值。这里,就涉及了翡翠一个绕不开的概念:种。

    眼下,当一个收藏者来到市场中,他经常面对的就是商家关于各种“种”的说法。到底哪个“种”好啊,怎么买才物有所值啊?结果,收藏者不问还好,越问越打听越糊涂。有的收藏者想到了借助各种翡翠知识的出版物进行阅读,一看后发现,翡翠的“种”还真不少——“三十六水,七十二豆,一百零八蓝”,再拿着书本和市场上的翡翠一对照,有的对出来了,有的不知所云——到底哪个算是细豆种啊,这蛤蟆绿是什么色啊……简直乱了套。

    问题出在哪里呢?

    实际上,现在大家口头不断提到的“种”,就是过去磨玉的老师傅为了将他所见到的翡翠做个简单区分,对没见到这件翡翠的人能有个描述,而随意用生活中的东西做个比拟,非常“自然主义”。比方说,像玻璃就叫玻璃种;差一点的,就叫冰种;结晶颗粒大的,就叫豆种;有一丝丝绿的分布,就叫金丝种……然后师傅教徒弟,代代相传。这种命名从一开始就是很模糊的,而且不是一种体系,没有系统性。

    让我们看看行家说的“种”主要指的是什么概念,这个“种”指的是“种份”,“种水”,指的是翡翠的结晶结构。翡翠是由很多小矿物结合而成的岩石,“种”是描述这些矿物颗粒的大小、结合的致密程度。颗粒结合越细,越紧密,“种”就越好,反之,颗粒越大,结合越松散,“种”就越差。把目前市场常见的翡翠“种”按从好到差排列,为玻璃种、冰种、金丝种、油种、豆种、干青种。

                           雾里看花:你真的了解翡翠的“种”吗?
                                         玻璃种翡翠福佛

    收藏者常常认为,要弄懂翡翠,就要把这些分类的“种”彻底搞清楚,其实这是做不到的。更为麻烦的事情是我们现在一些关于翡翠的出版物往往不假思索地人云亦云,把一些关于“种”的各种称谓抄来抄去,通常见到的大约有几十种,行家也很难完全搞清楚,这也是很多收藏者为了称谓会吵得不可开交的原因。

    讲到这里,收藏者会明白,翡翠看“种”原则简单,就是要定“种水”的好差,但说实话,看“种”很难,不是难在定它到底叫什么种,而是难在实践当中进行“种水”评价。翡翠的“种水”差一点,价格就相差很大,这才是真正考验眼力、考验经验的地方。

                            雾里看花:你真的了解翡翠的“种”吗?

                                           冰种翡翠福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