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接受《钱经》采访——行家不玩“赌石”

(2009-12-01 09:46:47)
标签:

杂谈

                  接受《钱经》采访——行家不玩“赌石”

                                        艳绿翡翠葫芦

                    接受《钱经》采访——行家不玩“赌石”

                                          黄翡宝瓶

 

    提起翡翠,很多人会立刻想到“赌石”:一块标价只有几十万元的翡翠原石,只在表皮上面被磨出几方“窗口”,隐隐约约透出一丝绿色;然后,很多人围着这块石头左瞧右看,或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或独自凝神定气、望眼欲穿;再然后,一个人终于下定决心掏钱,将石头拉走……

    如果这个人将石头切开,发现里面有宽宽的绿色色带——于是,这个人赌赢了——此时,这块已经切开的石头价格立刻可以飙升至成百、上千万元。但是,如果没有在切开的石头里面看到绿色,那么,这块花费几十万元买进的翡翠原石将几乎一钱不值,充其量只是一块质量不错的建筑材料。

    其实,赌石基本上都是骗人的。翡翠市场里面,中国人的加工工艺世界领先,而在看料(即挑选翡翠原石)的本领上,缅甸人是绝对的No.1。

    全球只有缅甸的北部地区出产宝石级翡翠原石,石头被挖出来后通常都是湿的,这个时候往往是看料的最佳时机。缅甸当地行家们一手端着高倍的放大镜,另一只手拿着一根特制的钢针,剥开石头的表皮,一点点挑出里面的矿物颗粒,并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

    一旦发现有绿色,他们就会剥开的越来越大,然后沿着绿颜色的矿脉走向切开石头,卖出高价;如果没有在石头的矿物颗粒中发现绿色,他们会小心翼翼地将稍微被破环的石头表皮复原,并置于露天场地中让其表面尽快氧化,然后将“完整的”石头公开拍卖交易,当然价格相比切开的石头要低很多。

    在这场其实结果早已铁定的赌局中,买家几乎是不可能战胜“庄家”的。没有人可以通过肉眼就能看出一块表皮已经氧化的石头中是否含有绿色。

    更有意思的是,在原石表面上磨出几个“窗口”,似乎可以让买家的胜率增大一些。这样的石头更吸引人,能卖的价格也更高,但是,当买家从“窗口”中发现有绿色而买下石头后,切开时才发现——原来整块石头的绿色,可能就只有“窗口”上的那一抹处……

    正因为如此,国内真正的翡翠行家们几乎不买赌料,都是在公开市场中竞拍已经切开的石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