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简化审批流程?

(2014-04-22 16:34:05)
标签:

杂谈

做为流程管理人员,总会听到来自内部员工的抱怨:我们现在的流程签字特别多、审批时间又长,什么事情都要层层上报,这样效率太低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在风险和效率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企业规模增长,企业高层会面临如何有效掌控企业的困惑,时时警惕规避企业管理失控的风险;而另一方面,内部员工的抱怨增多,中层管理者也很痛苦,每天都有那么多的待办工作需要签字。究其原因,企业规模扩大,出现更多专业化分工,组织范围、管理层级都不断增加,因此对管控授权,以及信息的及时上传下达要求提高。

流程管理人员面临着上下管理层不同的要求,领导层及总部职能部门提出要规范管理和规避风险,要求加强管控和审批;业务单位要求简化流程,提高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在具体的流程设计优化中,如何既简化流程,同时又满足对风险管理的要求呢?

原则1:审批工作的规则化

任何简化的审批流程都需要健全的规则和高度的授权做为基础。 在规则制定上可以根据2/8原则,设置基于金额或业务重要程度的审批规则;也可以按照不同类型业务对审批效率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的审批规则。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能够形成固定的规则,就可以借助IT系统的自动判断实现强制管控。

原则2:决策审批点的前移

理想的状态是:尽可能的让更低层级、更贴进业务现场的人来决策——原则是责权利对等。但现实情况中,企业高层的放权基于的是信任和默契,更多的审批是为了帮助下属把关,避免错误。同时,更深入的了解下属的能力和管理风格。可以说,管理授权和高层的领导风格、组织架构、企业综合管理能力都有直接关系。

原则3:减少不必要的审批人

确定审批人之前,先搞清楚管理的目的是什么?现在的审批节点中哪些是决策的需求?哪些仅仅是知情权的需求?对于知情权的需求,可以将决策审批改为定期汇报和备案,实现流程执行与领导知情并行,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解决了高层信息知晓和监管的需求。理想的状态是:同一个风险控制点,应该尽可能避免重复审批,将责任清楚的落到一个岗位,而不是一群岗位。

综上所述,审批流程的优化不是一味的简化删除,而是要与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匹配,也要与企业执行力匹配。流程简化也需要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的配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