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州市教师招聘考试各学科真题模拟卷-小学语文真题
(2014-12-26 22:55:10)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师 |
2014年广州市教师招聘考试各学科真题模拟卷
小学语文真题
本套题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题,第二部分为专业知识题,客观题答案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案请用签字笔或圆珠笔填写在答题纸上,请勿在试卷上作答。
第一部分
一、单选题。请在每道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并将答案用2B签字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共15题,每题1分,满分15分)
1.
A.
B.
C.
D.
2.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A.
B.
C.
D.
6.
A.
B.
C.
D.
7.
A.
B.
C.
D.
8.
A.
B.
C.
D.
9.
A.
B.
C.
D.
10.
A.
B.
C.
D.
11.
A.
B.
C.
D.
12.
A.
B.
C.
D.
13.
A.
B.
C.
D.
14.
A.
B.
C.
D.
15.
A.
B.
C.
D. 自我
第二部分
二、单选题。请在每道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并将答案用2B签字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共20题,每题1.8分,满分36分)
1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惬意
B.星宿
C.呜咽
D.抗战
1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争辩
B.文采
C.衬衫
D.部置
18.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暴露
19.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就是享誉中外的醉翁亭。
②道旁两侧,浓荫蔽空,如入苍黑色的幽寂之境。
③那天秋雨连绵,驱车出城,在琅琊古道上下车步行。
④湿漉漉的宽阔青石板道长约二里许。
⑤举首可见林木掩映的亭台楼阁紧靠崖壁下。
2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个别网站传播不良信息的行为,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B.经历了无数次的苦难和失败,培养了我坚强的意志
C.小军自习课没来,老师断定他大概又去游戏厅了。
D.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壮。
21.下列句子用语最为得体的是(
A.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需指点的话,我们将不吝赐教。
B. 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C.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D.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22-24题。
数的功能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聚类、分群方面,数也起着特殊的作用。有些植物以数命名,如半支莲、一品红、二叶律、三角枫、四照花、五味子、六月雪、七星草、八仙菊、九重蒿、十大功劳、百岁兰、千斤榆、万寿菊。有些事物以数概括,如世界三大宗教、四大迷、七大奇迹;中国九大名关、十大名茶、十三大名酒。有些名人以数归类,如二乔、三苏、四杰、五霸、六君子、竹林七贤、饮中八仙、香山九老、大历十才子。
作家秦牧说:“诗歌中适当引用数字,有时的确情趣横溢,诗意盎然。”在这方面,杜甫的《绝句》颇为后人称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龄千秋血,门泊东吴万里船。”相传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风雪天偶遇一读书人,触景生情,随口吟道:“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又传乾隆皇帝下江南,见江中驶过一条渔船,即命大臣纪晓岚以十个“一”字作诗。纪晓岚脱口而出:“一帆一浆一渔舟,一个鱼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22.对文章的层次划分最恰当的是(
A.①//②③④//
⑤
C.①//②③//④⑤
23.下列信息,不能从文中得出的是(
A.假如没有数字,世界必是混乱不堪的
C.诗歌中引用数字是为了增添情趣
24.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运用了(
A.借代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25-29题。
在冬夜里歌唱的鱼
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去了沉寂的北方。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山岗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瑟。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我和妹妹就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山梁上等待父亲,还有父亲手中的鱼。
②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
③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整条的鱼被分成小块,娴熟而又忙乱。当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
④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上做作业;二姐的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气升高,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父亲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虽然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⑤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撅起嘴,吹锅盖上的蒸气。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地盖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气闷在锅里,但仍挡不住渗出异香。
⑥鱼熟了,母亲只吃鱼汤泡饭。她拨开我们几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在我们茫然的眼神里走出异香氤氲的房间。
⑦寒冷跟随着温暖的小碗,跟随母亲推开那间草屋的门。温暖的鱼,让瞎老爷爷冰冷的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老人边吃边有泪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缘故?
⑧同样是一个冬夜,这位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最后的时刻是在这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
⑨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岗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
⑩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
25.依次填入文中划横线部分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A.偶然
26.对第4段中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大姐——对吃鱼毫无兴趣
B.二姐——迫不及待想吃鱼
C.“我”和妹妹——因为即将吃鱼而欢快难抑
D.父亲——为给女儿带来幸福而喜悦、骄傲
27.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
B.热量响着寒冷四散突围。
C.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功课。
D.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
28.文中的母亲是我国众多优秀母亲的代表,文中体现出她的性格特点不包括(
A.勤劳
2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结尾“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冈张望”与开头“我们”在山冈上等待父亲的情景首尾呼应。
D文章人物虽多,但是几乎没有言六描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事情叙述与行动描写来表现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30-33题
①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②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③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④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30、对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B吾骑此马五岁
C持短兵接战
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31、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是()
①虞兮虞兮奈若何
③籍独不愧于心乎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3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A文段中第①段,项羽面对虞姬和宝马唱出背个,表现出个人在巨大的利是命运控制下不能自主、命运无常的悲剧意识
B文中第③段主要写了项羽乌江自刎的场面,细致刻画了一个骁勇善战、知耻重义,而又自负的英雄形象
C“莫能仰视”,写出了身边的将士对项羽的畏惧,凸显了项羽的声威和气势,其中“莫”是“没有人”的意思
D文言文中,常见词类活用的现象,例如,在“项王乃欲东渡乌江”的“东”就是名词活用做状语
33、下列成语,与选文无关的是(
A四面楚歌
B十面埋伏
C破釜沉舟
D无颜见江东父老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34-35题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陂:水岸
34、对这首诗的解析,下面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即景而写,描绘了一幅山村晚景图
B第二句中的“衔“字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
C第三局中的“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
D根据全诗,可知末句中的“腔“是曲调的意思
35、下列诗句中,与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最为接近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璐从今夜,月从今夜明
C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D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三、判断题。要求判断所给的命题正确与否,正确的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A”,错误的涂“B”(共10题,每题0.9分,满分9分)
36、“就在即将撞上那艘小船的一刹那间,船长挺住了船”。这句话中“刹那“一词应读作”sha
37、“纳闷、署名、安祥、畜牧业、忍俊不经”这组词语中共有2个错别字。()
38、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单调枯燥的生活,非但没有难住他,反而磨练出了他坚忍不拔的性格。这里的关键词“非但。。。。反而。。。”使用正确。()
39、“古代希腊的艺术成就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极其从高,其他地区只能望其项背”。成语“望其项背”使用正确。()
40、“春天的小镇,处处繁花盛开,是人们出游的好时机。”这句话有语病()
41、“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这个句子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描写。()
42、下课后,小明对老师说:“老师,你上课太快了,同学们要求你把课上慢一点。”此处小明的用语是得体的。()
43、胡同是贯穿大街的网络,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磨剪子磨刀的“惊闺”、算命的盲人吹的短笛的声音。这些声音补单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这段文字重点介绍了胡同接近闹市,环境却很安静的特点。()
44、李白、杜甫并称“李杜”,他们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王维、孟浩然并称“王孟”,他们都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他们都是著名的边塞诗人。()
45、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惜拾》堪称中国现代回忆散文的典范之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都是其中的作品。()
四、古诗文填写。请填写处下列名句名篇中(共2题,满分5分)
46、请将虾类诗句补充完整。(3分)
(1)
(2)人有悲欢离合,
(3)予独爱莲之
47、请根据下面的语境,填入恰当的诗句。(2分)
人生难免有别离,当我们面临分别时,也许会有岑森“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依依不舍,也许会有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
五、综合题。(共2题,满分5分)
48、阅读下面这段话,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30字左右。(2分)
西安世园会四大标志建筑中,长安塔由著名建筑大师张锦秋设计,体现了隋唐时期方形木塔的神韵,又用现代技术和材料进行了诠释。广运门、创意馆、自然馆则由国外建筑师伊娃设计,抽象、前卫、时尚。高高竖立的长安塔,占有园区景观的标志地位,广运门、创意馆、自然馆以半藏于地下的“匍匐”姿态,自然洒脱而不张扬,虽然风格不同,却实现了巧妙的呼应与和谐。
49、请仿照下面划线句子的形式,在横线填入两个新的句子,将句段补充完整。(3分)
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污泥里长出来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
六、作文。(共1题,满分30分)
5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去见释圆老僧,老僧用温开水冲了一杯茶,让他喝,那年轻人细细品味了几口说:“一丝香味也没有。”老僧又用滚开水另冲了一杯,这时年轻人看见那茶叶在杯子里上上下下沉浮。随着茶叶的沉浮,一丝细微的清香便从杯了里袅袅地溢了出来。于是老僧往杯子里共冲了五六次水,沁得满屋津津生香。年轻人品尝着清香四溢的茶水,会意地点了点头,说他一切都明白了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感悟与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
标题自拟,角度自选;
除诗歌外,文体自定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字数800字左右。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略
二、单项选择题。
16.选D。
【解析】A.惬、切、锲(qiè)沏(qī)
17.选B。
【解析】A.坚韧不拔
18.选D。
【解析】“平心而论”:平心静气地给予客观评价。文中对网络文学持否定态度,应该为“另当别论”。
19.选C。
【解析】①有“这”,不会出现在第一个,排除A、D。⑤出现了“亭台楼阁”,应与①相连。
20.选A。
【解析】B.主语残缺。C.“断定”与“大概”语义矛盾。D.“精力”与“健壮”搭配不当。
21.选B。
【解析】A.“指点,不吝赐教”用在对方身上,应该为“帮助”和“全力以赴”。C.“于百忙之中专程前去”显得无诚意,不谦虚,有炫耀自己之嫌,可直接说“前去”。D.“责成”指上级对下级的要求,此处不妥。可改为“提请”或“提交”。应该说对方,不用说自己。
22.选B。
【解析】 ①②说的是“数”的重要性。③④⑤分别说三种功能。
23.选C。
【解析】文中的说法是:适当引用数字,有时的确情趣横溢,诗意盎然。没有说目的就是增添情趣。
24.选D。
25.选C。
【解析】“偶然”与“必然”相对,“偶尔”与“经常”相对,强调次数少。“弥散”指烟雾、气味等向四周扩散,分散开。“笼罩”泛指什么东西被包围,护卫。这里强调的是香味的扩散。
【解析】大姐也想吃鱼,但是为了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上做作业
27.选B。
28.选D。
29.选B。
【解析】并不是用“鱼”比喻”我们“几个孩子。
30.选A。
【解析】使动用法,让……为王。
31.选B。
【解析】①与②相同,你。③难道
32.选C。
【解析】“莫能仰视”,写出左右对项羽的不忍心。
33.选C。
【解析】破釜沉舟出自巨鹿之战,与选文无关。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34.选A。
【解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只有四句话。律诗是八句话。
35.选C。
【解析】都是描写乡村孩童的生活情趣的。
三、判断题。
36.选B。
【解析】刹那:chà nà
37.选A。
【解析】 安详 忍俊不禁
38.选A。
39.选B。
【解析】望其项背指的是赶得上,并且只能用于否定句。
40.选A。
【解析】语序不当,应该为小镇的春天。
41.选A。
【解析】属于动作描写。
42.选B。
【解析】不礼貌,英改为“老师,你上课有些快,同学们希望您上慢一点。”
43.选A。
44.选B。
【解析】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
45.选A。
四、古诗文填写。
46.(1)山重水复疑无路(2)月有阴晴圆缺(3)出淤泥而不染
47.
五、综合题。
49.参考答案: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竟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
5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