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要|科学史系举行2025年毕业生欢送座谈会

(2025-06-10 08:41:00)
纪要|科学史系举行2025年毕业生欢送座谈会
纪要|科学史系举行2025年毕业生欢送座谈会
2025年6月9日
6月8日,科学史系2025年毕业生欢送座谈会在人文楼举行,参加座谈交流的有科学史系教师吴国盛、王巍、蒋澈、沈宇斌、陆伊骊、王哲然、刘年凯、刘骁、鲁博林,党支部书记范爱红,退休教师鲍鸥,博士后张万辉、张晓天,科学史系学生及系办公室各位老师。副系主任蒋澈主持座谈会。

纪要|科学史系举行2025年毕业生欢送座谈会
纪要|科学史系举行2025年毕业生欢送座谈会
纪要|科学史系举行2025年毕业生欢送座谈会
系主任吴国盛教授

 纪要|科学史系举行2025年毕业生欢送座谈会

蒋澈老师首先介绍本次座谈会参会人员和座谈主旨,以及由系办公室张恩硕老师和科学史复原实验室杨智明、于明老师为各位毕业生同学准备的毕业礼物。系主任吴国盛教授及各位教师对同学们的顺利毕业表示了祝贺,并由沈宇斌老师作为科辅3班班主任代表教师进行发言。沈宇斌老师祝贺科辅3班的两位同学顺利毕业,并为他们继续在科学史系攻读硕士学位感到自豪。毕业是一个阶段的结束,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沈宇斌老师表示希望两位同学在接下来的研究生生涯中,继续保持对科学史的热心和好奇心,并取得更大的进步。此外科学史辅修专业设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各位老师的支持,最后他祝福本系所有毕业生同学前程似锦。

随后各位同学回顾了自己的求学经历,感谢老师们在学业道路上给予的指导和帮助,并为科学史系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纪要|科学史系举行2025年毕业生欢送座谈会

博士生董焕防:我在做人工智能方向研究的中经历了很多实践的问题,结合之前学习的理论计算与科学和数理逻辑,具有从实践到理论的学习过程。在王巍老师指导下完成了科学哲学视角下解决人工智能可靠性等的哲学问题。毕业之后还会继续从事跟人工智能相关的研发工作,希望以后跟各位老师同学有合作的机会。

纪要|科学史系举行2025年毕业生欢送座谈会

博士生杜少凯:在清华求学前有两点很吸引我,一个是科学史系学术例会,提供了师生学术讨论的机会,另一个是王巍老师举办的暑期课程,让我有机会接触各领域的国际学者。最后祝愿《清华科史哲》越办越好,成为学界具有引领作用的一流刊物。

纪要|科学史系举行2025年毕业生欢送座谈会

博士生张志敏:在科学史系的学习和生活使我收获和成长了很多,感谢刘兵老师的指导,以及各位老师在我专业学习还有学位论文上提供的帮助。建议系里组织一些集体的体育活动,以适应未来工作对我们的健康体魄的要求。

纪要|科学史系举行2025年毕业生欢送座谈会

博士生刘元慧:我在清华学习5年里,每学期都会组织羽毛球、壁球、乒乓球、射箭、游泳、滑冰等体育活动,同学之间交流是十分有益的。我特别喜欢上课,可以近距离的识别和感受不同研究者的研究方式和研究趣味。我在科学史系看到了很多种优秀,让我意识到自己的天赋和研究方向,那段时间培养了我更有深度的更多维的学术审美,在未来更长远的尺度上对我是有帮助的。此外,希望在系学术例会和组会等论文评议时引导学生如何做正面表述,包括文章的可取之处和论证结构

纪要|科学史系举行2025年毕业生欢送座谈会

博士生杜明禹:我今天想分享“选择”的主题,第一个选择是来到清华大学成为鲍鸥老师的学生,第二个是在科学史系接受培养,感谢系里的各位老师,在系学术例会和各学术环节对我的帮助,让我读博的时光里拥有了很温暖的瞬间。第三个选择是坚持,尽管在选题和研究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曾想放弃,因为鲍老师的鼓励得以坚持下来。这些正确的选择都是很宝贵的经验和财富。

纪要|科学史系举行2025年毕业生欢送座谈会

科辅3班杨明繁:科学史系的培养方案、系学术例会,以及各种学术活动,对我都是一种滋养,把我培养成一个更健全更稳定的人,得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感谢在科学史系和科学博物馆的学习经历。此外建议辅修学位学分的设置上将一些课程扩充为3学分,并希望多宣传科学史系这些优秀的

纪要|科学史系举行2025年毕业生欢送座谈会

科辅3班张桢美:感谢本科辅修项目两年多来对我的培养,给予我语言学习和科学史的知识,感谢各位老师给我们建立了一个温暖的共同体,包括班主任沈宇斌老师,蒋澈老师、刘骁老师和张恩硕老师对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努力,也很感谢共同学习的杨明繁同学在社团事务的协作,非常期待硕士阶段在科学史系的学习,并愿意为科学史系的课程多做宣传。

纪要|科学史系举行2025年毕业生欢送座谈会

硕士生王康桥:在科学史系接受关于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训练,让我认识到了科学史的专业研究,跟我更早时期的浪漫化想象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感谢王巍老师向我们强调逻辑经验主义对于当代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性,鼓励我去学习和掌握科学技术的前沿问题。也感谢蒋澈老师、杨斌老师、张恩硕老师等各位老师在我求学的过程中提供的帮助和支持。

纪要|科学史系举行2025年毕业生欢送座谈会

硕士生盛星元:三年的学习对我最大的影响是传统的实证性历史学思维和专业的科学史研究思维的交融,逐步真正接触到科学史学科的核心关切和问题,在我的学位论文里面兼顾了科学史前沿理论的运用,以及史料的严谨性和实证性,这个是对我影响最大的。感谢王哲然老师在我确定选题和查找资料的环节的帮助,以及科学史系依靠学术例会、系庆和团建等营造的非常融洽的氛围。

纪要|科学史系举行2025年毕业生欢送座谈会

硕士生樊一寒:我自己受益良多的,是科学史学科具有高度时代化的特点,不只指的是我们在科学史学科内部保持同学科以及相关学科同行之间的紧密联系,也让我们直接或者间接的与更广阔的时代进行共振,让我思考一个学科何以能够如此融于时代,同时又高于时代。感谢王哲然老师尽心尽力的指导,以及蒋澈老师允许我参加了他的研究班,感谢各位老师在课上和课下的交流带给我的精神上的启发,感谢张恩硕老师特别给我们准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礼物

硕士生王涛:首先我想表达对科学史系的真诚的感谢,尤其是每周的系学术例会,使我们在不同的专业领域进行交流,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同时也对刘年凯老师,以及各位任课老师表达我衷心的感谢,无论是在组会还是课堂上,都给予我许多耐心的指导以及帮助,这也使得我在专业领域收获了许多。感谢教务老师在十分复杂的毕业流程中提供的帮助,耐心解答我的许多问题,确保每一位同学能够顺利毕业,这也体现了科学史系对每一位同学的关怀以及责任感。感谢每一位老师和同学。

硕士生张修麟:感谢科学史系提供攻读硕士学位的机会和王巍老师对我的培养,他对我学术兴趣和研究设想的支持是无与伦比的,我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王老师的托举。我在历史学上所受到的各种训练,无论是史料还是编史学,还是科学博物馆里的实物研究,是来自于系里的每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前辈对我的关心,包括严弼宸学长和刘年凯老师。感谢能够在科学史系的氛围中,让我真正深入的接触到了丰富的编史学和科学思想史传统,对我从事STS研究有很多反思和启发。希望未来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在国际的平台上有更多的交流。

硕士生杨欣童:我学习了数学史、科学史、技术史、科学哲学、中国科技史等很多知识,非常感谢王巍老师、蒋澈老师、王哲然老师、沈宇斌老师等任课老师,给我们很多的专业方面的指导,我们的专业是非常自由的,能使得自己的知识和研究方法最大化。

硕士生孟昊宇:非常感谢科学史系,研究生阶段在文科相关的学术知识、技术和思维方面给予我的培养,使我知道如何做学术,系里给同学非常多的自由的空间,尤其要感谢吴国盛老师对我的包容和支持,以及各位任课老师在课堂内外的指导。此外建议在选题的早期阶段,可以给缺乏相关的知识背景的同学提供更具系统性、更能扩展理论高度和知识储备的学习机会。

硕士生王子来:感谢吴国盛老师言传身教的示范性作用,在组会上也学到很多。感谢蒋澈老师、王巍老师和王哲然老师的基础课教学,并期待科学史系和科学博物馆新馆正式建成。最后感谢我的同学们参与读书会,跟大家学到很多。

硕士生聂润泽:感谢吴国盛老师的指导,每周的组会和系学术例会跟大家的交流和吴老师的指导是我三年来最珍惜也最受教的环节。感谢刚入学时各位老师开设的课程,对我来说收获良多。感谢系办公室老师在各个环节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硕士生的本科专业迥异,建议研究生刚入学的时候能补充学习本科科学史的课程。

硕士生布昕辰:我是通过博物学史的课程跟科学史系结缘的,通过不断的学习,包括沈宇斌老师的《动物史研究入门》,以及蒋澈老师组织的研究班的讨论,我感到关于自然物的研究还是包含在更加广阔的关于自然的研究中,因此对我思维方式改变比较大。感谢科学史系对我的培养,特别是蒋澈老师对我的论文和选题写作的指导,以及各位老师的课程,都使我受益非常大,希望未来能多有机会回系里看看。
纪要|科学史系举行2025年毕业生欢送座谈会

鲍鸥老师作为导师代表发言,她表示科学史系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得益于系主任吴国盛教授的领导,蒋澈老师尽心尽力的工作,以及系办公室老师事无巨细的工作和辛勤的努力。特别高兴科学史系能够蓬勃成长,作为老教师,愿意做铺路石的工作,让后人踏着不断前行。鲍老师勉励在座的同学,在科学史系的时光非常值得珍惜,为同学们今后的工作奠定了一个非常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的基础,希望同学们能够乘着科学史的东风,继续往上往前飞。她还说到,师生充分沟通交流的过程,也是互相成长和促进的过程。鲍老师还勉励各位老师,希望老师们多谈教学的经验,充分认识学生并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

随后蒋澈老师就近年来硕士生和博士生各培养环节的完成情况做了详细的分析,师生就硕博培养环节集中考核时间的设置进行了探讨,并形成了可执行的规划建议。
纪要|科学史系举行2025年毕业生欢送座谈会

系办公室张恩硕老师向师生介绍了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和深造去向,科学史系的硕士毕业生有一个向高校和学术单位发展的趋势,读博的学生比例也是不断提高,这是学术界对毕业生的认可。此外,师生就就业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探讨,例如智库等单位对科学史学科的了解进一步增加,一些单位近两年新增了科学史专业岗位的需求。此外,已经就业的同学对于学科本身也形成了反哺和支持。吴国盛教授重视系友的联络工作,由蒋澈老师组织系友群并邀请各位毕业生每年回系里参加系庆活动,沈宇斌老师、范爱红老师和刘骁老师也陆续邀请毕业生回到系里做留学和就业分享。最后张恩硕老师代表同学们感谢科学史系各位老师在指导学生这一漫长和繁复的过程中的付出。
纪要|科学史系举行2025年毕业生欢送座谈会
最后,吴国盛教授对毕业生们提出殷切祝福和愿景寄语。他表示每一位同学都是作为主人公来参与科学史系的建设,因此毕业座谈会是优化建系方略的有效途径。科技史学科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学科发展的时机已经到了,科学史的教育将大力贯穿科学教育,科学系统和智库等政策部门已经认识到科学史的重要性,这一利好趋势对我们的毕业生会慢慢体现出来。吴老师提出系里非学术性的工作仍有进步的空间,包括体育锻炼、春游等集体活动等,有助于形成师生多样的交往和连接。此外,我们组织举办了大量的学术活动,除了课程和系学术例会,还有老师们开的讨论班和读书班,这得益于各位老师的积极创造。在学生培养方面他表示,一部分同学在科学史系就读前是没有学科基础的,后续可以增加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补充,例如利用本系出版的《科学技术史手册》,随着本系教材建设走向深入,我们将有越来越多的读本和材料供有志于来我系就读的同学学习。最后,吴老师诚挚邀请各位同学在科学史系10周年系庆回来交流,并祝大家在未来的岁月里工作顺利,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纪要|科学史系举行2025年毕业生欢送座谈会

科学史系2025年毕业生欢送座谈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圆满结束,祝福每一位毕业生不负韶华,未来可期!

纪要|科学史系举行2025年毕业生欢送座谈会
2025年科学史系毕业礼物

 
毕业生名单

辅修专业:杨明繁、张桢美
硕     士:布昕辰、樊一寒、林子汉、孟昊宇、聂润泽、盛星元、王康桥、王子来、王涛、杨欣童、张修麟
博     士:董焕防、杜明禹、杜少凯、刘元慧、张志敏

撰稿|张恩硕
摄影|孙德利

审核|蒋澈

编辑|张恩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