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科学家发现毫秒级脉冲星从伴星吸积物质

(2015-10-15 08:40:39)

美科学家发现毫秒级脉冲星从伴星吸积物质


腾讯太空2015年09月29日08:45

[摘要]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科学家发现,杜鹃座47球状星团数个毫秒级脉冲星的伴星都是白矮星,脉冲星可从白矮星那儿吸积物质。

 

杜鹃座47球状星团拥有大量的恒星,但毫秒级脉冲星的数量仍然很少

腾讯太空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在对杜鹃座47球状星团的观测中,确定了数个毫秒级脉冲星的伴星为白矮星,而且脉冲星可从白矮星那儿吸积物质。当质量大约是1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结束其生命时,可产生一次壮观的超新星爆发,其遗迹就是中子星。中子星的质量仅为数倍太阳质量,但它们的体积也很小,直径仅为数十公里。中子星处于快速旋转的状态中,发出灯塔般的光束,每隔几秒重复一个周期。这样的中子星也称为脉冲星。

因此毫秒级脉冲星的旋转更加迅速,天文学家得出的结论认为与毫秒级脉冲星一起存在的伴星的物质被吸积。如果一个毫秒级脉冲星构成的双星系统,那么伴星是定期失去物质,这些被吸积的物质会加速脉冲星的旋转。事实上,目前只有大约十几颗毫秒级脉冲星伴星被直接探测到,来自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科学家乔希-格林德雷、彼得-埃德蒙兹和他们的同事们通过哈勃望远镜对杜鹃座47球状星团两颗毫秒级脉冲星进行了观测。

初步结果认为它们的伴星都是白矮星,当核聚变停止后,其半径已经大大减小,每颗脉冲星的旋转速度超过每秒120次,与伴星的轨道周期为0.43天至1.2天。如此短的周期意味着脉冲星与白矮星之间的距离也非常近,足以满足脉冲星从伴星处剥离物质。(罗辑/编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