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国天文学家探究“黑洞吸积”获重要进展

(2014-12-01 07:47:05)
标签:

娱乐

我国天文学家探究黑洞吸积获重要进展

2014-11-28 19:18:21  稿源:新华网

 

 

近期热映的科幻大片《星际穿越》引发人们对黑洞的好奇。作为浩瀚宇宙存在的一种神秘天体,黑洞是各国天文学家竞相探究的对象。记者从中科院上海天文台获悉,经过十多年努力,我国天文学家在黑洞吸积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得到国际同行高度认可。

 

             我国天文学家探究“黑洞吸积”获重要进展

黑洞对周围气体的吞噬过程被称为黑洞吸积。据上海天文台袁峰研究员介绍,黑洞周围气体在强引力作用下,一边旋转一边下落,形成巨大的盘状结构,被称为 吸积盘。吸积盘会发出强烈辐射。天文学家通过观测研究黑洞吸积盘中的不同现象,可寻找种种蛛丝马迹,窥探黑洞的真实颜容。

 

天文学家通过求解物理方程组,发现黑洞吸积盘大体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中,被吞噬的气体温度较低,盘也较薄,被称为冷盘;另一种模式中,被吞噬的气体温度较高,盘也较厚,被称为热盘。根据单位时间里黑洞能吞噬多少气体来划分,冷盘热盘又分别有两个解。经过多年潜心研究,袁峰首次发现了热盘的第二个解。

天文学家发现,以强大引力著称的黑洞,并不能将所有气体与物质都吞噬掉。在靠近黑洞周围的地方,还有一些细长的物质以及辐射往外喷射,被称为喷流。受太阳日冕物质抛射理论的启发,袁峰带领科研团队在国际上提出了首个间歇性喷流形成的模型,成功解释了间歇性喷流的形成原因。

一般来说,黑洞有势力范围,半径大约是黑洞半径的10万倍。进入该范围的气体开始显著感受到黑洞的引力。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所有进入该势力范围的气体,最后都应该落入黑洞。

然而,袁峰带领科研团队的最新研究却表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进入黑洞势力范围的气体大概有接近99%都通过风损失掉了,只有1%最终进入了黑洞。这一关于热吸积流中存在风的理论,在2012年发表以后,第二年得到了实际观测的完全证实。

人类想进入黑洞,绝没有《星际穿越》中想象的那么容易。袁峰说,黑洞吸积盘存在很强的风,大部分气体都以风的形式被黑洞抛出去了,没有进入黑洞。距离黑洞越远,通过风被黑洞抛出去的几率就越大。对于宇宙飞船,宇航员需要在航行过程中仔细调整飞船的航线,才能避免被当作抛出去。很遗憾,这些最新研究成果没有在电影中呈现。

袁峰在黑洞吸积领域的研究得到国际同行高度认可。国际公认的天文学和天体物理领域最权威的综述性杂志《天文和天体物理年度综述》,目前已刊登袁峰撰写的今年综述论文《黑洞热吸积流》。袁峰是我国第二位应邀为该杂志撰写综述的天文学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