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超大黑洞“种子”质量可达上万个太阳

(2014-04-15 07:43:45)
选择字号:  

超大黑洞“种子”质量可达上万个太阳

 

作者:Shobita Satyapal 来源:《天体物理学杂志》 发布时间:2014-4-3 13:36:54

  

http://paper.sciencenet.cn/upload/news/images/2014/4/201443111161650.jpg

图中是环绕NGC 3783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
    
 
    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超大质量黑洞的“种子”非常庞大,形成于宇宙早期,在星系彼此碰撞之前就已存在。
 
据国外媒体报道,最新研究表明,潜伏在星系中心的黑洞诞生之初也是“庞然大物”,矮星系中心黑洞的种子可能非常大,质量是太阳1000-10000倍。
 
这项发现与传统超大质量黑洞进化理论相悖,表明星系合并没有必要形成超大质量黑洞。研究报告负责人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肖比塔-萨特亚帕尔(Shobita Satyapal)说:“我们仍不知道星系中心的巨大黑洞是如何形成的,但是在微型星系中发现巨大黑洞表明黑洞应当形成于宇宙早期,在星系与其它星系碰撞之前。”
 
同时,这项研究还表明,超大质量黑洞主要通过吞噬气体和灰尘逐渐成长,与主星系保持“亲密关系”,相对平静地体积越来越大。
 
萨特亚帕尔和她的同事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广域红外勘测仪(WISE)观测到的矮星系,随着时间推移,矮星系相对变化较小,它们类似于宇宙初期存在的星系类型,因此矮星系是寻找早期超大质量黑洞的理想区域。
 
WISE全域勘测项目发现数百个矮星系,显示它们包含着体积较大的黑洞。萨特亚帕尔说:“我们研究表明超大质量黑洞原始种子非常庞大。”
 
其他研究人员指出,虽然这项研究结果非常吸引人,但有必要进行后续研究,进一步完善该研究成果。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天文学家丹尼尔-斯特恩(Daniel Stern)指出,我们仍需进行更多的研究工作证实是否矮星系被活跃“摄食”黑洞所控制。目前,该项研究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来源:腾讯科学悠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