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家探究花生状小行星生成之谜

(2014-03-26 07:47:37)

科学家探究花生状小行星生成之谜

 

作者:Stephen Lowry 来源:《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 发布时间:2014-3-17 15:50:27


http://paper.sciencenet.cn/upload/paper/images/2014/3/20143171549272620.jpg

图片来源:欧洲南方天文台
 
最近,外形怪异的近地小行星25143Itokawa在研究者眼中变得更加怪异。在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将2001年至2013年这段时间共分隔成10个小区间,利用地基望远镜研究Itokawa的亮度变化。他们意外地发现,这颗535米长的酷似花生形状的小行星的自转方式与预期中的方式并不一样。
 
一份详细分析显示,Itokawa的质量中心(涉及到小行星的自转)比研究者原先预计的位置距“小头”要近21米,这意味着不管出于什么原因,Itokawa“小头”部分蕴含的物质比“大头”部分密度更大。
 
尽管21米的“倾斜”听上去并不多,但这种质量分布不均衡的事实表明,Itokawa“小头”的质量是“大头”质量的1.6倍,研究者将这一结果发布于近日的《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上。
 
一些研究者原本就认为Itokawa实际上是由2颗小行星连接在一起的,研究小组认为,此次的最新发现更加佐证了这一猜想。目前尚不清楚Itokawa奇异的外形构造究竟是由2颗小行星连接而成的,还是由一颗体型更大的小行星在发生巨烈碰撞后所飞出的物质叠加而成的。
 
研究者认为,对Itokawa进行进一步分析不仅有助于解开它的生成之谜,还能揭示包括小行星在内的其他类型星体在太阳系早期的形成过程。新研究还得出了另一项令人惊讶的结果:受其特殊外形、质量分布及自身不规则热量辐射的影响,Itokawa的自转速度正以每年45毫秒的速度递增。(来源:中国科学报段歆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