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莫斯科时间3日13时50分许,随着“火星 -500”试验舱最后一道舱门缓缓关闭,来自中国、俄罗斯、法国和意大利的6名志愿者正式踏上长达520天的“火星之旅”,拉开人类首次全面模拟载人火星探测试验的帷幕。据悉,中国志愿者王跃在乘务组中任载荷专家。据俄新网,来自中国、俄罗斯、欧洲的3名志愿者将身穿太空服在“火星”表面行走,将成为“火星行走第一人”。
接受采访
王跃坦言“很棒”
在进舱仪式上,王跃身穿镶有“火星-500”标志和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徽标的蓝色舱内工作服与大家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他在发言中说,这个项目很棒,对于科技发展、对于空间探索乃至对于人类都是非常有益的,也是挑战自我的一种方式。他说,目前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良好,将与外国同行和睦相处,超越自我,为人类深空探索作出自己的贡献。
为执行这次模拟试验任务,6名志愿者在俄罗斯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接受了3个多月的培训,包括医学、生物学、工程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项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训练。据王跃介绍,他已熟练掌握了各国106个试验项目的内容,做好了应对各种困难的准备。
最大挑战
不是技术是寂寞
“火星-500”试验将持续520天。在此期间,6名志愿者的饮食起居将完全模拟太空生活,并体验飞往火星、着陆火星和返回地球的全过程。
俄方项目组专家认为,此次试验对于志愿者最大的考验就是长时间的寂寞。“当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相同的空间内,只跟相同的人接触,人们的习惯形成和行为速度就会变得比平常快,而这样的变化会使他们变得烦躁、易怒,甚至会突然爆发。”心理学家米哈伊尔洛维奇说。进舱前,王跃接受记者专访时坦承,最大的困难还是全封闭环境下志愿者的心理问题。
本组稿件综合新华社、《法制晚报》、《北京晨报》
▶揭秘
密闭舱将上锁不允许中途撤离
除了不能模拟失重状态,这项试验几乎完全复制了真实的火星太空之旅。第一阶段250天代表地球飞往火星的行程,第二阶段30天模拟在火星表面工作,第三个阶段240天用于返程。
如果时间还不够长,试验组织者说可以额外增加180天。在这520天内,这6名志愿者将接受严格的生活管理:8小时睡觉,8小时工作,8小时娱乐。他们必须要克服长期被隔离、幽闭恐惧症和单调的生活。一旦试验开始,他们只能和模拟地面指挥人员接触,和亲人联系只能靠互联网。为了使环境更真实,互联网通话将会有20分钟的延迟。除非遇到意外情况,一旦进入550立方米的密闭模拟舱,就不许志愿者中途撤离,密闭舱的出口上了锁,还贴上了红色的蜡封。
▶点评
天上问题地面解决
人类首次全面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的“火星-500”试验3日在俄首都莫斯科正式启动。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跟踪研究载人航天动态的张蕊认为,在人类登陆火星还遥遥无期的情况下开始这种试验,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备方能无患。
“这些航天国家之所以持续关注载人探测火星,是因为这颗行星有重大科研价值,有可能成为人类的天外家园,”张蕊说。火星在自转周期、四季变化、岩石成分等方面与地球的情况相似。此外,从理论上讲,在外星球建立第二家园有可能是解决地球人口压力增大、开拓新资源的一个途径。2008年,美国专家借助“凤凰”号着陆探测器发现火星土壤里有冰冻水,这对人类的火星梦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
“因此,在未来30年内,某些航天国家开始尝试飞向火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实施‘火星-500’等相关模拟试验有助于为实现这一壮举开发技术、收集数据、积累经验,以便充分做好准备,”张蕊说。
星途
三个阶段
最好过阶段:前90天
在这个阶段中,所有的志愿者都充满好奇心,对一切事物都还有着新鲜感,他们并不会感到太寂寞,日子相对也还没有那么乏味。
最难过阶段:120天-270天之间
当好奇感、新鲜感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寂寞和枯燥乏味,再想到离出舱时间还有那么遥远,像抑郁、焦虑等心理疾患都可能在这时找上门来,甚至会出现偶尔的认知、感知障碍,同时也会影响身心状态。
分岔阶段:从300天开始
可能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一种是看到了出舱的希望,自信心会越来越强,生活状态越来越好。另一种情况就恰恰相反,如果在中间阶段调整得不理想,可能会出现的那些心理疾患越来越严重。
星愿
闷了有音乐烦了可种菜
王跃要写“火星”日记
王跃:失去昼夜节律对身心都是考验
星语
刚刚在2号上午试穿了火星服的王跃,在记者面前,也忍不住透露了一下穿“火星服”的感觉。王跃说感觉还不错就是有点重,跟真正航天员的宇航服相比,还是轻松了不少。
此次和王跃一起进入密封舱的还有其他5名国际志愿者。王跃说,他希望能够成为团队中的“润滑剂”。当被记者问起如何打发即将在密闭舱内度过的500多天时,王跃说,志愿者们组织了一个小乐队,音乐将会成为他们的“精神伴侣”。王跃解释说,一是大家都比较喜欢音乐,第二就是你说的520天这么长这是一个打发时间的方式,第三个这也是增强团队默契性的方法。此外,虽然枯燥,封闭舱里的生活也不是全无乐趣,志愿者们可以在温室里种植蔬菜,如小萝卜和卷心菜等。
10 多个小时后,王跃将正式入舱参加火星-500的模拟飞行试验,面对压力,王跃说,他更希望把它们变成动力。王跃说,因为有幸参加这样重大的一个项目可以代表我们国家,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载人航天这个地位,我觉得非常光荣。面对即将到来的“火星生活”,王跃说,他会用日记的方式来记录每天的精彩时刻。
记者:经过前期的培训,到现在为止,你对今后这520天的试验大概有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和预想?
王跃:通过和俄罗斯心理专家、项目组成员以及参加前期试验的各国志愿者之间的交流,我们都认为进舱之后将要面对的困难会远远超过我们现在所想像的,这一点我们都有心理准备。
记者:困难主要是哪些方面?王跃:我觉得更多的是心理方面的问题,在一个全密闭的环境看不见太阳,看不见周围的一切。失去了在地球表面上昼夜节律的感觉,这是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重大考验。在520天的试验里,我们还要做超过100项的参试项目,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试验需要有极大的毅力去完成。
据此前参与试验的志愿者们介绍,过不了多久,人会有一种很压抑的感觉,你会不想工作,也不想休息,可能会真的觉得已经离开了地球。虽然你知道这个舱外面就是你的朋友,还有你的家人,但是你不能和他们联系。不过我相信自己可以完成这项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