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文学前沿(2)

(2010-02-14 08:50:10)
标签:

杂谈

天文学前沿(2)

探索地外生命

    火星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

    早在19世纪末,“火星运河”的“发现”曾热遍全球。人们推测,火星上既然有人工运河,就一定会有火星人。此后于20世纪初掀起的认识火星人的热潮,便不曾中断。

火星具有与地球非常相近的特征:公转周期只有1.9回归年,同地球相差不大;自转周期即一天的变化同地球几乎相同:只比地球长140分钟,近2.5小时;火星划分5个带:中间的热带,温度在20摄氏度~80摄氏度左右,南北的温带以及两端的极冠。

火星上是否真曾存在生命?

    1975年8月20日和同年9月9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先后发射两艘无人飞船海盗一号、海盗二号,在火星表面开展3项寻找生命实验即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生物学实验。3个实验均未找到生命存在证据。然而,人类仍然怀有两种希望:如果火星现在没有生命,是否在很久以前曾有生命存在;现在火星上或许存在一些低级生命,只是对人类精心设计的实验没有反应。

    太阳系中大行星即木星、土星及天王星、海王星又呈现何种状态?

    从现今探索结果看,这些大行星的大气主要由液态的甲烷、氢和氨构成,其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非常小。

    太阳系外,银河系其他类似太阳系的恒星-行星系统,又有多大可能有理性生命存在?

    惟有类似太阳大小的恒星-行星系统,才有可能存在生命。大质量恒星演化非常快,从生到死仅约几百万年时间,而生命很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产生;小质量恒星的光度太暗,其行星必须距它们很近,才能获取足够能量使生命过程发生。然而,绕恒星运动太近的天体将被引力场俘获,在自转制动下,它们总是以一侧相对恒星,这样便使其一侧太热而另一侧太冷。即使行星尽力保存大气,其强烈的星风亦难使两侧温度达到平衡。

    到目前为止,人类仅寻找到300余颗系外行星候选体,显然尚需在太阳系其他区域、银河系其他区域以及不同星族的恒星周围,继续寻找系外行星。只有拥有更大样本的候选体,才能从统计学视角研究行星形成机制及其在银河系演化中所起作用。

    人类即使探测到类地行星,与寻找到地外生命的目标仍相距甚远。为此,天文学家研究的下一个目标将是某些系外行星候选体大气成分,以寻找系外生命存在的迹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天文学前沿(1)
后一篇:天文学前沿(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