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恒星演化(2)

(2010-01-27 09:55:08)
标签:

杂谈

       恒星演化(2)

    恒星在一生的演化中总是试图处于稳定状态(流体静力学平衡和热平衡)。当恒星无法产生足够多的能量时,它们就无法维持热平衡和流体静力学平衡,于是开始演化。

   如果一个星体的质量小于0.08个太阳质量,其核心的温度不可能达到1000万K,也就永远引发不了热核反应。就像太阳系中的木星一样。如果星体的质量超过100个太阳质量,不稳定,要分解。当中心温度达到1000万度时,氢核聚变为氦核的反应就持续不断的发生,产生巨大的辐射能使恒星内部的压力增强到足以和引力相抗衡,不再收缩,形成稳定的恒星。

    以氢核聚变提供能量的恒星均在主序星阶段,因为恒星中氢占大多数,可以维持很长时间。太阳就是一颗主序星。恒星的一生始终处在向内收缩和向外膨胀的矛盾之中。主序星阶段恒星是靠其内部氢核聚变反应提供能源而维持平衡的。

    由于恒星内部含有大量的氢,氢核聚变反应可进行相当长的时间间,所以恒星在主序星阶段停留时间很长。质量不同的恒星在主序星阶段的时间很不相同。质量愈大的恒星氢消耗得愈快,在主序星阶段停留的时间就愈短。

    恒星中有大量的氢,但只有中心部分的温度能使之发生核聚变。中心部分的氢燃烧完后,都变为氦元素。由于温度不够,热核反应暂时停止。

    恒星将会因抗衡不住引力而收缩。收缩的结果导致中心部分温度大增,使氦能发生聚变反应,产生大量的辐射,加热中心区的外围大气,使恒星外层向外膨胀。恒星中心部分以外的区域由于温度的增高又开始氢核聚变反应,并且核反应迅速向外层转移,推动外层膨胀,使得恒星体积很快增大上千倍以上。

    由于温度下降,颜色变红。这样,这颗恒星就变成又大又红的红巨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恒星演化(1)
后一篇:恒星演化(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