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类星体与微类星体

(2009-12-07 11:32:56)
标签:

杂谈

类星体(QUASAR)与微类星体(MICROQUASAR)

              类星体与微类星体

图1 黑洞吸积盘—类星体与微类星体的标准模型

    对活动星系核(AGNs)的研究是当代天体物理学中最受重视的热门领域之一。类星体是活动星系核的一种,它是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的四大发现之一。类星体具有恒星的像和异常的色和谱,具有极致密的核和复杂的结构。它所具有的小尺度、大红移、高光度等表观特性以及相应的高效产能机制,使得类星体至今始终被冠以”谜”天体的称号。

    微类星体发现于20世纪90年代,它是具有暂现或者永久喷流的X射线双星。微类星体表现为不同的X射线谱态,观测表明微类星体的喷流与不同的X射线谱态具有某种关联:例如所谓”高/软”态对应于较强的盘辐射和较弱的喷流,而所谓”低/硬”态对应于较弱的盘辐射和较强的喷流。

    尽管国际天文学界对类星体和微类星体的喷流产生机制以及喷流与谱态的关联还没有达成共识,黑洞——吸积盘——喷流的动力学模型已成为类星体和微类星体的标准模型,如图1所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