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爱帮】全面认识高血压(定义、危害、病因机制)

标签:
保健高血压健康生活调理发病原理机制 |
分类: 沃爱帮热线 |
http://s15/small/001NXDT9gy6FvBOR1V4ee&690
一、认识高血压?
定义: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
二、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此病一般起病缓慢,患者早期常无症状,或仅有头晕、头痛、心悸、耳鸣等症状,后期血压持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并伴有脑、心、肾等靶器官受损的表现。这些器官受损可以是高血压直接损害造成的,也可以是间接地通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产生而造成的,最后导致功能障碍,甚至发生衰竭。
1、 高血压对脑的损害:(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病)
在长期高血压的作用下,脑部的小动脉严重受伤。脑动脉硬化,小动脉管壁发生病变,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当脑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时,就容易形成脑血栓。微小血管堵塞,形成腔隙性梗塞,致使脑萎缩,发展成老年性痴呆症。因为脑血管结构较薄弱,在发生硬化时更为脆弱,容易在血压波动时出现痉挛,继而破裂致脑出血。卒中(出血、血栓和腔隙灶)的发生和血压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已证明降压治疗对降低卒中发生率特别有效,舒张压下降5-6毫米汞柱,卒中发生率能下降约40%。
全国脑卒中幸存者600万,75%有不同程度劳动力丧失,40%重度致残,这给社会、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和负担,每年因该病带来的经济负担高达100多亿元。
2、 高血压对心脏的损害:(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心脏的左心室把血泵出的阻力也上升,左心室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左心室因代偿而逐渐肥厚、扩张,心肌耗氧增加,心肌重量增加,但无相应的供血增加。同时,高血压损害冠状动脉血管,逐渐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此时的冠状动脉狭窄,使供应心肌的血液减少。两者合力作用,会导致心律紊乱、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据上海、北京等地的调查,冠心病患者中有62.9%~93.6%的有高血压史。另外据临床调查来看非高血压者左室肥厚的发生率1-9%,而高血压患者合并左室肥厚达25-30%,高血压所致的冠心病是血压正常者的2~4倍。
3、 对肾脏的损害:(高血压糖尿病)
肾脏是由无数个"肾单位"组成的,每个"肾单位"又由肾小球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球有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
高血压病人若不控制血压,病情持续进展,5-10年(甚至更短时间)可以出现轻,中度肾小动脉硬化。肾小动脉的硬化主要发生在入球小动脉,如无并发糖尿病,较少累及出球小动脉。当肾入球小动脉因高血压而管腔变窄甚至闭塞时,会导致肾实质缺血、肾小球纤维化、肾小管萎缩等问题。最初是尿浓缩功能减退,表现夜尿多,尿常规检查有少量蛋白尿,若肾小动脉硬化进一步发展,将出现大量蛋白质。体内排泄物受阻,尿素氮,肌酐大大上升,此时肾脏病变加重,全身性高血压发展,形成恶性循环,使血压上升,舒张压高达130毫米汞柱以上,肾单位,肾实质坏死,最终发生尿毒症或肾功能衰竭。
我国高血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女性在更年期前患病率略低于男性,但在更年期后迅速升高,甚至高于男性;高纬度寒冷地区患病率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高海拔地区高于低海拔地区;北方高于南方,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城市高于农村与饮食习惯有关,盐和饱和脂肪摄入越高,平均血压水平和患病率也越高。病因学分析显示,原发性高血压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本病家族聚集性发病现象较明显,父母均有高血压,子女的发病概率高达46%。约60%的高血压患者可询问到家族病史。
2、精神、神经与体液因素:长期从事紧张工作的劳动者,如司机、会计等发病率较体力劳动者高。
3、膳食因素:饮食方面主要在于钠盐的摄入和饮酒。高钠低钾摄入可能导致高血压,限钠补钾则可降压,低钙饮食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饮酒与血压水平成线性相关,尤其是收缩压。每天饮酒量超过50g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升高。
4、肥胖:目前认为,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大于28为肥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血压常随体重指数的增大而增高。向心性肥胖(腹型肥胖)者常伴有高血压。
5、抽烟:烟草中的尼古丁会使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6、糖尿病、高血脂症患者也是高血压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7、其他因素:避孕药。服避孕药妇女血压升高发生率及程度与服用时间长短有关。35岁以上妇女更容易出现血压升高。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这类患者50%都有高血压。
8、性格:性格与高血压也密切相关,性格、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人体内产生很多微妙的变化,比如说一些促使血管收缩的激素在发怒、急躁时分泌旺盛,而血管收缩便会引起血压的升高,长期如此,将会引发高血压。
9、精神紧张:长期精神紧张、愤怒、烦恼、环境的恶性刺激(如噪音),都可以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10、工作压力过重: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之,人体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它们会引起血管的收缩,心脏负荷加重,引发高血压。
11、饮酒:过量饮酒量与血压之间存在剂量—反应的关系,随着饮酒量的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也逐渐升高,长期这样,高血压发病率增大。过度饮酒还有导致中风的危险。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30mg(约1两白酒),女性应不超过2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