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晋陆机《平复帖》识读

(2010-06-10 16:58:17)
标签:

中国书法史

分类: 中国书法史
http://s6/middle/629b70f7g88a97dc7da65&690

   北京故宫藏晋陆机草书名迹《平复帖》,已经在中国书法史上被冠以最崇高的地位,
具有“故宫国宝第一号”、“现存第一祖贴”、 “中华第一帖”、“墨皇”、等尊号。然事实上,该贴确实有太多的迷团未解决,在这里,先试着解决第一个大问题:《平复帖》的文字解读。

   现传《平复帖》文字释读是陆机《平复帖》研究的一个热点。自1964年至2009年有关《平复帖》的研究论文共40篇,其中有关文字识读的论文16篇,占了百分之四十。

   早在明代张丑在《真迹目录》中释14字,曾经收藏者张伯驹,也作过几个字的解释,日本梅园方竹试释过6字。启功先生则是《平复帖》全文释读第一人。经对墨迹的严密考辨,史无前例地作出了全帖的释文,引经据典、切合史实,释文妥帖,近半个世纪学术界无人异议。直到2001年10月,福州画院郑春松独辟蹊径,所作出释读文字的内容与启功大相径庭。而后,繆关富、谢光辉、徐学标、程不识等相续对《平复帖》作出自己对文字的释读,但大都依托启功释文,只作个别文字的不同解释。其后陈云的释读大致同意郑春松的观点,王振坤则将启功与郑春松观点互补,如此等等,使《平复帖》文字释读呈现出一番热闹景象。

    1.启功释文:

    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庆、承使唯男,幸为复失前忧耳。

    吴子杨往出来主,吾不能尽。临西复来,威仪祥跱,举动成观,自躯体之美也,思识囗爱之迈前,执所恒有,宜囗称之。

    夏伯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平复帖>说并释文》,载《启功丛稿·论文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5页)

    参考译文:

    贺循体弱多病,恐怕难以康复。往年他刚得病时,只怕不能挨到今天,如今这样已经是值得庆幸的了。而且他现在又有儿子侍奉,可以无忧了。

吴子杨以前曾到过我家,但我没太在意。而今他将西行,又来相见,其威仪举动,有一种气宇轩昂之美,较先前大有不同,这是很正常的,但也值得称道。

夏伯荣的情况,因为寇乱阻隔,没有消息。

    2.郑春松释文:

    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微居得病,虑不衍计,计已为苍。年既至男事复失,甚忧之。屈子杨往得来主,吾云能惠。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祭观,自躯体之盖如思。

识黟之迈,甚执所念,意宜稍之旻,伐棠。棠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许我千虑一得——陆机<平复帖>诠释》,载《书法》2001年第10期)

    参考译文:

    贺循多病,恐难痊愈。他辞官以后幽居在家而得病,忧虑其寿命暨宗业不能绵长,谋议太过仓卒,已男事之年却未能担负起征役重任。故委曲先生杨往予以主持,我说是有益处的。降西王母之气招其魂魄归来,礼仪细节均已具备,进而入祭观,驱邪逐妖行动,始见他身体好转,胜过当初所想。

知黟虽年迈,尤矜其意,图宜在秋之稍至,讨伐棠。棠正寇乱时期,讯息皆不通晓。

    3.繆关富释文:

    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庆。年既至男,幸为复失,甚忧之。

   吴子杨往初来,主吾不能睹;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成观。

   自躯体之善也,思识梦之迈,前轨所定,后宜稍之。

   寻伐荣,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平复帖>新释——在启功先生释文的基础上》,载《书法导报》2006年1月8日)

   参考译文:

   贺循体弱多病,恐怕难以康复。往年他刚得病时,只怕不能挨到今天,如今这样已经是可庆幸的了。已过三十的人了,万一有个闪失,真叫人担忧啊!

后生杨往初次来的时候,我作为主人,没能见到他,这次再来,果然气度不凡。在心境平和的时日,常常想起你我在一起聊天说梦的时刻,几年来的实际经历,使我领会到,对以前的有些规定,不能死板地对待。

    不久即将对荣发起征讨。动乱之际,注意安全,其他也不说什么了。

    4.俞丰释文:

    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庆。年大无男,幸为复失,甚忧耳。

    吴子杨往初来至,吾不能喜。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成观,自躯体之美也。思识赏之迈,前执所念,后宜称之。

    闵行棠,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平复帖>释文评述与补充》,载《<平复帖>暨二陆文化学术研究会论文集》,文汇出版社,2009年,第211页)

    参考译文:

    贺循体弱多病,恐怕难以康复。往年看他刚得病时的情形,唯恐撑不下去,能活到今天,已经可以算是庆幸之事了。他年纪老大,而膝下无子,原有的侥幸之心又复失落,我很为他忧虑。

    吴子杨往年初来之时,我并不喜欢他。在他将要西去前又来相见,这次看他的威仪举动,却有一种气宇轩昂之美了。想来认识一个和赏识一个人之间是有很大距离的,先前我囿于自己的成见,将来要在人前多多称扬他。

闵去了棠地,因为那里寇乱阻隔,所以没有具体的消息。

    5.王振坤释文

    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微居得病,虑不衍计,计已为苍。年既至男事复失,甚忧之。屈子杨往得来主,吾云能惠。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祭观,自躯体之盖如思。识黟之迈,甚执所念,意宜稍之旻,伐棠。

    棠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识读<平复帖>》,载《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以上为目前为止学术界对《平复帖》主要释读。

    我认为前人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平复帖》残伤,并且陆机年代正处于草书形成过程,陆机的草书未成为后代草书的主流,所以,今人解读具有较大的障碍。

    以下为本人的识读心得:

    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云止此。此已为笄、年史至男,幸为后失,甚言共坐。

    子杨往初来至,吾云致洁,泠面复来,威仪泽跱,举动成观,自非体之美也,思泯梦之迈,前执所念,后宜稍之。

    晏伯荣寇乱之际,闻卿云悉

    依此识,意义也与前述各家解释大不同了,译文如下:

    彦先体弱多病,恐怕难以康复。以前他刚得病时,就考虑这病挨到现在会病止。现如今彦先已到及笄之年,年龄上已是男子汉了,这病已消失,值得庆幸,大家共坐一堂畅所欲言。

    子杨以前第一次来,我叫他搞清洁一点。他洗脸后再来,面貌一新,从头到脚透着威仪,一举一动很像样。这不仅仅是身体的美。思想休息时梦就来了,所以说,有的东西想多了,其他东西会想得少。

    晏伯伯正光荣参加平定贼寇的非常时期,听你说的事都已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