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之我见
近年来,我们的儒家思想在国内大放异彩。孔子被尊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国外的“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这似乎又唤起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而我却以为不然,我不敢在此对我们的至圣先师妄加评判,我只是对儒家思想对我们的影响结果做一番评述。
孔子诞生距今两千五百年,他的思想统治了中国近两千年,尽管他的中庸和谐思想为世人所称道,我却以为他只是被统治阶级所相中和利用(尤其是被我们称作是封建礼教的部分)。两千年来并没有给我们的国家带来繁荣和发展,没有使我们成为世界性的大国,这就是证明。而同时期的“老子”“墨子”“韩非子”等等比起孔子思想毫不逊色。尤其是老子哲学,堪称宇宙间的大智慧,只是他们的思想不为统治阶级所看好,用时下的话说他们所占的市场份额小。
由于儒家的独尊,限制了诸子百家的发展,禁锢了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一代代的天才和科学家扼杀在摇篮里。使他们不能够最大发挥他们的社会作用,使我们与世界性大国一次次擦肩而过,如同女子裹足(一半人口的活动范围被限制在庭院之中,何谈什么发明创造)这难道不是儒家思想的一大失败?
什么三纲五常,什么贞节烈女,一女不事二夫这些个摧残人性的封建罪恶,哪一样儒家思想能够脱得干系?
我常常这样想,为什么我们的国人总是呼唤着明君和清官的出现,而有史以来明君和清官又有几何?所谓明君一是雄才大略,二是追求国家强盛;所谓清官就是清正廉明和爱民如子(想做清官又何其难?有几个人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几千年来,我们的民族只是在封闭的舞台上演绎着王朝崛起的盛衰兴亡(蒙古帝国除外,他们没有受到儒家思想的丝毫影响)。
翻开历史,所谓盛世者,有如秦帝国,却伴随着暴政;汉武大帝,最终走向了穷兵黩武;开元盛世最后导致了安禄山叛乱,使人民再次饱受涂炭之苦;康乾盛世使国人的奴性发展到极至 ,(所有一切都是皇恩浩荡,就连死都是皇上的恩赐;康熙皇帝的一次祭祀孔子,俘获了无数士子之心);明成祖时郑和下西洋使我们失去了走出国门的最佳时期,这难到不是儒家思想的又一大败笔?
我觉得能够真正称得上盛世的只有贞观之治,有一年被处死的不过二十几人;文景之治时人民生活安定,社会富足;就连被称作孱弱之朝宋代,却是历史上发展的最好时期,这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所开启的宽松先河不无关系。但由于软弱退让,却出现了文明被野蛮欺负的奇观;其他如居正中兴等等犹如流星般划过。
我也常常在想,为什么我们文化发展最好时期总是出现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如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民国时期,那时候,人民生活在苦难之中,但是社会环境相对宽松,人们的思想和言论相对自。由各个国家或集团竞争非常激烈,为了生存,各个国家或集团争先恐后招纳人才,这才使得许多智谋超群,胆识过人的英雄豪杰纷纷冒出。也使得各种思想和学说如百花开发。一旦完成了国家统一,这些个功臣能人不是被杀被害,就是隐居山野。正所谓:敌国破,谋臣亡。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与之绊随的是一批批阿谀奉迎,拍马溜须之徒纷纷出头,由此引发了媚文化的异常繁荣。人民生活再次在水深火热之中。有道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有人曾经对我说过,中土是一块孽土。
为了一己之私,不为人民谋福祗,这样的国家何谈强大,企业也一样,只为一己之利,不考虑民众的利益,这样的企业如何能够发展壮大。哪一代的君王不都在说,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又有几个真正把老百姓当回事。哪个不是在覆舟之时才真正明白这个道理。
看看美国总统华盛顿,完全有机会能够成为美国的第一任国王。担任了两届美国总统之后,毅然辞职去打理自己的庄园,虽然失去了家天下的机会却开创了美国民主制度的先河,最终使美国赢得了整个世界,他的精神在美国乃至全世界,至今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与他相比,我们的君王显得是何等渺小!
历史上我们有多少科学家,为了名利去追逐仕途,像张衡这样不想当官的科学家的“
另类”人物少之又少,这难道又不是儒家思想的又一大败笔?
我们的中医,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几千年来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不被外人所认可,仍然局限于悬壶济世。这难道不是儒家的“君子俞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思想在作怪?
儒家思想对于来自北方的金戈铁马或者西方的坚船利炮显得多么苍白无力。
我们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原本是为君王炼取不死之药,最终走入花炮之路而没有能够走向枪炮之途。相比之下,西方发明的电灯照亮了整个世界;互联网和计算机走进了千家万户,这就是服务个人与服务大众的根本区别所在。
当今世界是一个讲求实力、讲求利益的世界,儒家思想所倡导仁义道德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
由此我提醒我们的国人,不管别人说的再好,说的再天花乱坠,那也只是昨日的黄花。我们不能沈沉醉于先人的辉煌,如同没落的富家子弟,成天念叨祖上的何等荣耀,何等风光,并不能得到世人的尊敬;也如同白昼里的星星在太阳的光芒下无法显现。
我再次提醒我们的国人,不要被外人所忽悠、所麻痹,任何一种思想如果发展到了极致,到了盲目推崇和独尊的地步,都会要出问题。传统固然可贵,可贵的是其中的精华,而不是那些不合时宜的糟粕,我们不应当沉醉于过去,而应当着眼于现在和未来,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当务之急是学习和赶超。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努力把我们国家的事情办好,最终超过他们。
更多文章,请登陆http://blog.sina.com.cn/wang80589390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