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酸奶”是否谣言,国家应该给一个交代
(2012-04-16 22:49:13)
标签:
皮鞋酸奶法治周末食品行业杂谈 |
“皮革酸奶”是否谣言,国家应该给一个交代
近日,央视主持人赵普在微博上爆料称:“转发来自调查记者短信:不要吃老酸奶(固体形态)和果冻,内幕很可怕,不细说”。经济观察报调查记者朱文强则在微博上称,“老酸奶和果冻很可能是破皮鞋制成,这才是今年3·15晚会重头,可惜没播。”针对以上言论,乳企纷纷站出来自证清白,有关专家也表示使用工业添加剂并非行业规则,食用合格产品无健康忧患。那么整件事件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如果这二人的爆料不符合客观事实,那么这二人就是谣言的制造者,这二人的言论会严重败坏中国民族食品行业特别是乳品行业的声誉,给中国的这些行业致命的打击。在当前打击网络谣言的大背景下,国家应当依法追究有关谣言制造者的法律责任。
但是,国家有关部门对于这一类事件,往往没有任何作为。既不给于肯定,也不给于否定。如:
2010年8月31日,《法治周末》报道,山西雅士利乳业有限公司将在“三聚氰胺事件”期间查封的问题奶粉更换包装后重新上市,这一说法遭到了雅士利集团和当地政府的坚决否认。9月2日,《法治周末》发表声明,有关山西雅士利问题奶粉的报道,是有可靠证据的。
这一事件发展到此便戛然而止。一直到现在,国家有关部门也没有给广大的人民一个明确的说法。
这个事件的双方,肯定有一方是违法的,依法治国,就应当对违法者予以坚决的打击。如果《法治周末》的报道属实,就应当追究雅士利集团的责任,如果《法治周末》报道不属实,那就是《法治周末》公开造谣,就应当追究造谣者的责任。
但结局是,没有真相,谁都没有受到惩罚。类似的说法经常被爆料,经常被不明不白地没有结果,这就使得中国的所有食品行业都受到人们的质疑,都不明不白地背黑锅,中国人对自己的食品企业失去了信任,这样才有了洋奶粉统治中国奶粉市场的今天。
人们认为洋奶粉所以能统治中国的奶粉市场,是因为中国的乳制品行业不重视食品安全的结果,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中国的相关部门不作为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对于人民反应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实情,还是谣言,相关部门没有给出交代。如果是谣言,这个自然要无缘无故地损害中国食品行业的声誉。如果是实情,中国的相关部门没有深入的调查,没有给人民满意的交代,那中国所有的食品行业就都背上这个黑锅,不管你是否认真抓了食品安全。既然中国的所有是食品行业都要去背黑锅,那还有哪家企业愿意认真抓食品安全?
由于中国的相关部门没有作为,使得中国的食品企业不去认真抓食品安全,由于中国相关部门的不作为,也让炒作和造谣有了市场,也进一步打击了中国食品行业的声誉。洋奶粉铺天盖地而来一统中国市场,都是中国的相关部门不作为的恶果。
现在,“皮鞋酸奶”来了,实情究竟是什么?有关部门能否给中国人一个明确的交代,都在拭目以待中!(午夜星辰1968/应县章春成)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须注明作者和出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