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强震前1分钟发出预警”是个伪新闻
(2011-03-13 17:24:04)
标签:
日本地震波破坏力杂谈 |
“日本强震前1分钟发出预警”是个伪新闻
作者:午夜星辰1968/应县章春成
日本强震前1分钟发出地震预警(图)
2011年03月12日
来源:红网-潇湘晨报
3月11日,在日本宫城县气仙沼市,房屋和汽车被海啸损毁。
数百万日本人在周五大地震发生前大约一分钟得知了地震的消息。日本有世界上最好的地震预警系统。这个由约一千个地震计组成的网路,覆盖全日本,可以觉察和分析震波,并在地震计预测震动强烈时发出警告。
横波的传播速度比更具破坏性的纵波要快——这意味着地震警报有可能会先于地面震动到达,这给人足够的时间寻找掩护。
这个消息被网上炒的沸沸扬扬。真是这样的吗?只要稍有常识的人,就会发现,从震源发生地震,到极具破坏力的地震波传到日本宫城县气仙沼市,只有三十多秒的时间,怎么能提前一分钟发出预警!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伪新闻。
日本强震前一分钟发出的警报,原理是破坏力较弱的地震波比破坏力强的地震波传播的速度要快,因此,人们可以在破坏力较强的地震波到来之前知道地震的发生。这个说法应当没有错,不过,在地震极具破坏力的地区,这个提前的时间极短,很难及时发出预警,即使发出来,也不会有多大的意义。我们现在看一段关于地震波的知识:
地震被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1]。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日本这次地震,震源距地面大约二十公里。传播最快的纵波,传到地面,大约是3秒的时间,极具破坏力的横波和面波传到地面,大约需要5秒的时间。人们能够得到预警的时间,最多只有2秒。
震源距日本遭受地震明显破坏的地区,如新闻中提到的宫城县气仙沼市,大约是130多公里的距离。按上面的计算,预警的时间不过10多秒。这个转眼即逝的时间,当人们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另一种可能,就是在震源地区监测到地震波,通过现代传播速度最快的无线电波传给远方的地区。不过从震源发生地震,到极具破坏力的地震波传到日本宫城县气仙沼市,也不过三十多秒的时间,怎么能提前一分钟!
可能有的地区,在感受到地震一分钟前接到预警。不过这些地区,距震源已经相当遥远了,地震对这些地区已经没有什么破坏力,预警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意义。(午夜星辰1968/应县章春成)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须注明作者和出处
欢迎网友光临午夜星辰博客探讨交流
http://blog.sina.com.cn/yxwyxc
http://blog.ifeng.com/2970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