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情社会。曾经很长时间我都在疑惑,难道只有中国才有人情外国就不在乎人情吗?后来慢慢知道,不是外国不讲究人情,而是他们不像中国这样过于看重“人情”二字。今天之所以谈起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还是缘于同事W的抱怨。
下午闲聊时,W讲了昨天发生在他们家的一个故事。W的老公是S医院的大夫,昨晚很突然地就接到他们女儿幼儿园老师的电话,说是让他们帮忙在S医院找一个床位。老师的口气相当理所当然,似乎你女儿在他们幼儿园念书,你就应该解决老师的一切困难。W谈及此事时很是生气,说是现在才知道为什么入园需要填写幼儿父母家人的一切信息,包括工种、单位等属于隐私的信息。原来来,只要当上幼儿园老师就相当于扩大了对自己有利的交际圈,班上小朋友的父母可以为你提供各种各样各行各业的便利。尽管,这些父母们很不想帮这个忙,却又不得不一边口里答应一边心里骂娘。为什么不情愿也要答应呢?不外乎却不过“人情”二字。如果不给老师这个面子卖了这个人情,时刻都要提心吊胆地害怕自己家孩子在幼儿园被穿小鞋。
人情,简单来说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生存关系。人是群居动物,有人群聚集自然就会有人们互相来往产生的人情,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否认的事实。可为什么单就我们国家将人情放置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给大部分民众造成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呢?很少有人认为人情是个好东西,尽管它确实存在很有利的一面。因为我们吃了太多人情的亏,却没有得到多少回报。
讲人情,很多时候已经不是为了单纯的增强彼此之间的那种看不见的联系,而是为了这种联系背后存在的看不见的利益和好处。欲要取之,必先予之,送礼之风也许就是来源于此
。我们想要得到某种好处,自然要给能提供这种好处的人一个利益。光说利益,似乎又违背了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干脆就让“情”之一字来挑大梁。我给你送礼不是为了让你帮忙,而是增进我们俩之间的交情。我请你帮忙也不是为了得到实惠,而是觉得你应该还我一个人情。现代社会的人情来往就是这么奇葩,不管你是借钱给我还是帮我做了一个case,我都欠了你的人情,日后也必须回报你一个人情。即使这个案子其实我们两方都得利了,你也是需要这个案子来给自己带来的提升。把简单的工作、社交上升了人情往来的程度,就把很多东西绑架在了人情这个沉重是十字架上。就如上文提到的W老公的故事,若不答应老师的请托,他就会动摇了刚刚建立的“人情”,以后想要老师讲个人情那就不好意思了。
除了托关系送礼,红包也是当代国人日常吐槽最常出现的一大负担。红包甚至被誉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常会有人抱怨,过个节日收到好几张红色炸弹,半个月工资都没了。可若接到请柬也不要去送礼,你又觉得抹不开面子,伤了交情。所以才会有人说,谈钱不伤感情,谈感情才伤钱。这个“感情”不仅是指简单的男女恋爱,更是指人情往来的情。如果你为了省钱不送红包或者红包厚度不够,反而会变成得罪别人。
人情,就这样成了并不甜蜜的负担。
人情是个好东西,他强调了人群来往的感情因素,而不仅局限功利。可一旦人情被无线太高,很多本可以理性对待的东西也都被绑架上了人情的影子,就显得人情成了负面影响。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又应该如何改变这个让人怨声载道的现实呢?就很值得我们认真反思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