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性的真实刻画才是真正的恐惧——《暗袭》观影感受

(2015-10-09 21:19:26)
标签:

影评

情感

文化

分类: 光影幻觉

看了十月的电影上映表,很遗憾,没有一部电影能引起我前往电影院买票观看的兴趣。晚上窝在家里清理电脑里面的存货,翻出了一部曾经让我惊艳的小成本怪物类恐怖片《黑暗侵袭》。虽然它的后续之作烂的像一坨屎,却也不能抹灭《暗袭1》在初次观看之后带给我的欣喜感受。

身边的小伙伴们纷纷表示,自从学医之后我这个混迹于理科生里面的文科女就改换了口味,由过去岩井俊二的文艺小清新进化成了如今的韦斯·克雷文的血腥重口。翻看我的电脑,硬盘里面90%都是恐怖片,剩下的也均是口碑大片,鲜少有清新浪漫的小电影。也不是所有这些断肢横飞血肉模糊的恐怖片都是低端媚俗的,它们中也潜藏着经典的能发人深思的好作品,今天我想推荐的老片《暗袭1》就是其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虽然大概很多人都已经看过了这部经典的恐怖电影。

影片一开头就是一场直接惊吓观众的车祸场景,女主莎拉的丈夫被飞驰而来的钢条直接杀死,她也因此一蹶不振。一年后,为了让萎靡的莎拉重振信心,她的五个好友相约着前往一个天然洞穴进行一年一度的户外冒险。正是这场看起来平凡无奇的洞穴之行将她们带入了绝对恐怖的血腥噩梦。谁也没有想到悠远静谧的地底洞穴居然会有类人怪物!它们动作迅猛手段残忍,一点点猎杀前来探险的女孩们。莎拉也在与怪物对抗的过程中渐渐迷失本心,仿佛在踏过尸山血海之后成为了另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怪物”。最让人揪心的是,在于怪物搏斗的同时,洞穴中的女孩们还要与自己的猜忌、同伴之间的防备斗争。直到最后,似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生还。

《暗袭》最让观众赞不绝口的就是它所表现出来的真实。那种在面临绝境之后,求生本能所爆发出来的巨大力量和抛弃一切善恶观念的绝对坚持才是引起观众不适的根本原因。太过真实的揭露人性的弱点总会让人难受。当然,所谓的洞穴怪物想来是不太可能存在的。就算它存在,恐怕也没有影片表现得那般可怕,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残忍。影片真实地刻画了在面临可怕杀戮之时,彼此依靠的同伴之间是怎样一点点变得彼此猜忌,又是怎样在猜忌以后选择了牺牲别人保护自己。有的人从一开始就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恐惧已经压垮了她。有的人为了让自己活下去,不惜牺牲曾经相依为命的同伴。有的人,一直在活下去与保护朋友之间挣扎。所以莎拉在知道朱诺曾与自己的丈夫有染且误会她害死贝丝之后,才会在与怪物搏斗途中刺伤了朱诺的腿来确保自己逃脱成功。那个时候,她的眼神比起亲手抠破怪物的双眼、从血池里面慢慢爬起来之时更加冰冷无情,眼中的恨意和隐约的快感似乎可以透过屏幕直击观众内心所有的阴暗。因为这就是最真实的人性!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每个人都是这样的生物。死亡的威胁面前,会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的绝对是少数,会牺牲别人拯救自己的不会是个别。更何况得知丈夫的情人还曾“害死”了自己的朋友,这个时候选择报复以求生看似无可厚非。抛开所有法制道德的束缚,沙拉的选择也许是所有观众内心最为渴望的做法吧。

导演在影片中对人性丑陋的冷静刻画给了观众最为直接的震撼。当理智崩溃之时,理智蛰伏本能为主,人可以变得比怪物更加可怕。所以影片的最后,沦为“怪物”的莎拉在一场逃离成功的美梦之后,是彻底迷失洞穴的绝望。阴暗的洞穴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四周是无孔不入的属于怪物的嘶喊,莎拉只能在这片黑暗中绝望死去!人慢慢丧失理智带来的恐惧比传统恐怖片“天然变态”的惊吓来的自然而震撼,这也正是《暗袭》成为佳作的最主要因素。导演也许只是想要嘲讽人类本能的残忍,也许是想告诫观众保持本心,但这不妨碍我们自己对于影片的不同理解。至于它的后续制作,不到无聊的时候不介意观看。为了捞钱而拍摄的续集,几乎毁掉了《暗袭1》所有的优点。这也是当代电影界的普遍悲剧了吧。

想看真实的人性,想体会绝望的可怕,《暗袭》是你不容错过的代表之作。

人性的真实刻画才是真正的恐惧——《暗袭》观影感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