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校诚信,不止是学术造假

(2014-05-25 21:13:52)
标签:

社会现状

个人感悟

校园

分类: 说点实话

    23日晚上,凤凰网播报举行的纵议院活动终于来到了我的母校——四川大学,许久不曾参加讲座的我也在下班以后赶去望江校区。可怜我一个完全没有方向感的路痴,在望江足足晃荡了一个小时、问了三个同学才顺利找到讲座地点。不过付出总是值得的,这次的讲座很给力。不是以前参加的那种形而上的只会说些高大全好话的虚伪的讲座,也不是类似励志故事或者名人传记的宣传类讲座,而是真正愿意和学生交流的教授秉承诚信原则说出了本应该被河蟹掉的实话——诚信,是这个社会正在渐渐丧失的可贵品质,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也在诚信档案上逐渐有了不良记录。为何会如此?有没有方法改变?同济大学的朱大可老师和四川大学的霍巍老师从教师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眼中的高校诚信问题。本来有些疑惑想要在提问环节询问的,不过我这人运气一向不佳,没有捞到机会,只好在自己的博客上提出疑问了。

    诚信,不仅在于教授们的学术造假,也在于学生们上行下效的拼凑、抄袭。在我看来,学生的问题或许还不仅在于单纯的抄袭,而是从根本上就存在着造假的可能及相当大的可行性。因为我们念书的目的,就带着很大的功利性。要问为何选择现在的学校和专业,我想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为了将来好找工作,而不是真正的热爱这门学问。最开始就保持了很大的功利之心,将大学作为一块衔接将来利益的跳板,不择手段得获得最大收益就是显而易见的。再加上某些老师自己就在学术上惯常造假,如此以身作则的说明了造假的低成本和高收益以及失败的低风险,学生效仿老师的做法也就可以理解了。

    再说学校本身,除了体制问题,教学方面也存在着很大不足。就我个人经历,很多专业课一开始代课教师就略带遗憾的表示“其实这些知识都是从国外学习过来的,且现在国外已经不这样做了,我们却还要浪费大把时间去学习已经被别人淘汰的知识”。虽是诚信的抱怨,却也让我对即将接受的教育感到兴趣缺钱。在已经工作了即将一年的现在,我也深深感觉到了大学对于教育实用性的欠缺:所学习的知识几乎没有在工作中用到,而用到的都是没有系统学习过全靠边工作边摸索得来的。这也让我再一次怀疑大学的功能,我这五年都学习了什么?那些知识不被工作需要,平时也没有用武之地,我也不会做些专业论文什么的,那它们都拿来干嘛呢?也和很多别的专业的同学讨论过这个疑问,除了工程、技术类等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很多专业都成了打酱油的路人甲,工作需要的不是学校教授的,学校教授的不知道拿来做什么。学生对学习本身抱持怀疑,很多人开始学着前辈们流传下来的得过且过,诚信更是被抛诸脑后。这种风气,或许是比学术造假更加严重的存在,它从根本上就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和高校的教书育人功能。

    或许我说的实在太过功利,太过现实,让很多人不同意甚至反感。但这些也确实是我从过去的求学经历和与很多同龄人、前辈交流的来的心得体会,虽粗鄙现实却也是诚信的大实话。且这些疑问困扰了我很久,一直没有人能帮我解答。本想趁着讲座求一个答案的,无奈天不遂人愿。只好将疑惑写在这里,记录也好,提问也罢,相信将来总会给我一个答案的。至于到底是哪一天,就只能交给时间了。

高校诚信,不止是学术造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