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国城市为何屡被大水淹没?

(2014-05-13 22:23:16)
标签:

热点事件

社会现状

个人感悟

杂谈

分类: 说点实话

    511日,深圳遭遇了自2008年以来最大的一场暴雨,从触目惊心的网络图片可以看出,突如其来的雨水还来不及排走就淹没了几乎整个城市的地面。整个城市浸泡在昏黄大水之中、车辆的大半个身体被淹没、行人艰难顶着风雨前行的情景再一次震撼了我——一个不过30年的全新繁华都市,居然因为一场暴雨就出现了水漫金山的悲剧!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2012年那场夺去了多人性命极为惨烈的北京暴雨,也让我不由得再次产生了长久以来没有答案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城市会一个个被大雨淹没,还要损失多少财务和生命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我国城市为何屡被大水淹没?

我国城市为何屡被大水淹没?

网络图片

    2012年夏天,我一个人带着行李和同学来到深圳实习。虽然只有短短三个月,我们还是结伴踏过了深圳的大街小巷。那个时候的我头一次离开家乡这么长时间,来到一个才新建不过30年的新城市,一个和成都这种老旧混搭完全不同的全新的城市。长久以来呆在四川盆地的我从下飞机那一刻开始就喜欢上了这个城市里弥漫着的属于大海的风,它让空气都流动起来,不会像四川一样的迟滞。在福田区停留了三个月,见到的都是年轻的高楼大厦,奔驰在广阔马路上的汽车,现代化的公共设施,还有大片大片的都市绿化和呼啸期间的海风。尽管骄阳如火,滚烫的阳光如同鞭子一样抽打着裸露的皮肤,我还是喜欢徜徉在这样充满了活力和青春气息的新城市,努力观察着全新建造的现代化都市独具的沸腾活力,哪怕深圳也不乏楼间距极短的“握手楼”。我还在那一年的夏天遭遇了人生的第一场台风,夜晚听着在建筑物间呼啸盘旋的台风声,甚至有种整座楼都会被风刮倒的错觉。那些高楼大厦无一不讲述着深圳的年轻与繁华。这样一个富有的城市居然会因为一场大雨而造成内涝灾害?那些上算年轻的投入了大量资金筹建的城市排水工程居然在大雨面前不堪一击!怎么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中世纪欧洲黑死病造成了近乎毁灭性的灾难,这与欧洲城市排水系统的匮乏存在直接关联,这个人类史上的大灾难早就充分说明了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性了。有点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这点,何况是深圳这样一个年轻又大量有财力支持的大都市,更遑论海滨城市的气候特点及其地理特点对排水工程有着更严苛的要求。

一个城市的建立不是心血来潮的随意搭建房屋,也不是任何人爱怎么修建就怎么修建的积木玩具。城市在建造之初就应有优秀的规划师设计整个蓝图,排水系统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一环。这个设计要经过层层审核,拨款之后经由专业的施工团队使用可靠的人员和材料修建。合格的城市排水系统不可能在投入使用不足五十年的时候就出现超过排量的恶果,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不管官方给出了一个多么漂亮足以粉饰太平的解释,都不能否认其排水系统存在的致命缺陷,或许是设计上存在先天不足,尽管建造的尽善尽美也打不到预期的排水功能;也可能是施工时出现了我国特有的层层转包赚取提成、使用劣质材料节省成本的操作,从而使它成为了一个豆腐渣工程。

看过欧美恐怖片的人应该都知道,城市排水主工具——下水道往往修建的十分宽阔,因为人迹罕至又空旷荒芜而成为变态杀人事件高发地。那种杀人狂能够藏身、警匪可以飙车的下水道想来应该可以应付新闻中常见的“N年一遇”的暴雨,而不是如深圳一样,才“6年一遇”就水漫鹏城了。为什么我们的新城市会有这样大城市排水失误?这拷问的恐怕不只是城市良心,还有一切牵扯到体制、官员、政策、现状等一系列上纲上线的因素了。官方解释再完美,也不能掩盖排水系统的疏漏;专家辟谣再精辟,也不能抹去下水道的失败。这个时候公民亟需的,不是推卸责任,而是勇于承担相应后果的决心和及时有效的措施。

事实如何,又该如何去做,相信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我们能做的,除了期待和发泄,还能有什么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