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搜索必须慎用——成都车霸遭遇人肉有感
(2014-01-15 22:19:36)
标签:
热点事件社会现状个人感想杂谈 |
分类: 说点实话 |
日前,一辆银色大众高尔夫轿车,在成都街头4次以急刹、甩尾的方式逼停了一辆宝马轿车,还多次做出不雅姿势。宝马车的行车记录仪将其行为拍下后,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网友称其为“成都车霸”。
这种开“斗气车”的霸道方法显然犯了众怒,尽管有人解释说这位大众车主患有“怒路症”也无法消减大家的怒火。每个开车的人都遇到过这样蛮不讲理的车霸,哪怕坐公交车或者出租车也会遇到这种随自己心意不管他人的车霸,所以对这次的成都车霸颇有点移情作用的同仇敌忾起来。本来大家万众一心的声讨车霸的恶劣做法,呼吁民众遵守交通规则关注交通安全是很好的行为,可随车时间的推移,这次的事件却慢慢地变味了。
据有关媒体报道,在过去的28个小时里,被网友成为长顺街“车霸”的廖某也经历了一场众多网友参与的“全城搜索”行动。一开始是大量咬牙切齿的谩骂,指责其行为恶劣影响严重。后来随着“人肉”行为的深入,廖某的个人信息开始逐步被网络曝光。有人扒出了他的身份证号,紧接着其照片也被曝光,曾做过的职业和生意、家庭地址等等个人隐私也被一一暴露在网络之上。不仅廖某受到了网友的谩骂威胁,他的父母家人也相继接受到威胁信息。廖某的母亲接到骚扰电话,当着他的面哭泣。事发当晚,他就带着父母和妻儿离开家,到其他地方住了一晚。其姨妈通过媒体求助,希望广大民众可以“放我们一马”。在大家讨伐廖某及其家人的时候,最初曝光廖某车霸行为的罗女士也没有被网友人肉,同时收到了不少职责。但罗女士的心态显然好了很多,即使受到了职责也不后悔公布行车记录仪记录下的视频。因为“当时街上车流量很大,还有不少行人,太吓人了。我认为,他的行为有危险驾驶的嫌疑,而且他的车的确擦挂到我的了。”
廖某的行为无疑是错误的,且存在潜在的危险性,就算这次侥幸没有发生车祸也是应该被制止的。广大网民热切讨论其错误性,批评其做法也是没错的。可是跳出事件本身,对当事人进行残酷而细致的人肉,使其和家人受到骚扰甚至威胁却是一个错误的做法。“网络人肉”是一把既可伤人也能伤己的双刃剑。网络由于使用便捷、信息量巨大、管理力度相对薄弱等原因,在救助、反腐、寻人等方面体现了极大作用外;同时却也因为信息来源不一定可信、网民盲目传播信息、残曝光隐私的人肉等特点给很多人造成了困扰甚至伤害。广大网民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把那些潜藏在人民中耀武扬威的“表哥”“房姐”“车爷”等蛀虫暴露出来使其受到惩处,也可能因为情绪失控等原因给无辜的人带来巨大的伤害。或许只是一个单纯的发泄之举曝光了对头的资料,就会有无聊的人展开一场人肉甚至电话短信骚扰别人,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当事人造成了伤害。而又因为网络使用者的隐蔽性和法不责众的无奈事实,受害者很难得到相应的补偿,从而只能忍气吞声地等待风头过去。如果当事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或者受到一定刺激,很可能走上伤人伤己的极端道路,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这些,都是已经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曾经轰动一时的“人肉搜索第一案”就是典型事例。一条鲜活的生命,就因为无孔不入的人肉搜索而走上了绝路。
血的教训一次次为我们而拉响了警钟。人肉搜索作用不小,应该但也必须得到相应的控制。如果不能理智的看待某个事件,只靠一腔热血就进行人肉搜索是对当事人隐私的侵犯。肆无忌惮地公布当事人的个人信息,辱骂甚至威胁当事人及其家属是应该得到严厉制止的错误行为。围观没什么大不了,为了好玩或者怀揣险恶用心推波助澜就是一种错误了。对事不对人地客观评论事件不波及当事人和其家属才是正确的做法。
车霸廖某开“斗气车”的行为自然是错误的,可不能全盘否定其,更加不应该骚扰其家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人肉之前是不是应该转换立场,预测一下可能出现的后果呢?希望这次的人肉搜索尽快停止下来,给饱受惊吓的廖某亲友一片安宁。也希望以后网民们能更加理智的看待其他事件,慎用人肉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