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相见不相识
相见不相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861
  • 关注人气:65,2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用“狼爸”伤害孩子

(2013-09-16 22:42:54)
标签:

热点事件

个人观点

杂谈

分类: 说点实话

据华西都市报微博爆料,昨天中午12点左右,烈日当头。在清江中路附近的一家超市门口,一个十几岁的男孩被父亲罚跪在地上,原因是男孩不听话,在超市里乱拿东西。跪下的半个小时里,孩子一言不发,一旁的父亲则不停数落。 

别用“狼爸”伤害孩子

 

微博图片

我们似乎可以把这个父亲的行为归结于一度甚嚣尘上的所谓“狼爸教育”。这几年狼性教育一直备受关注,最轰动的就是去年那个让才几岁大的小男孩近乎裸奔的在下雪的纽约街头行动的那个父亲了。当时看到这个报道我第一反应则是奇怪为什么当地警察没有逮捕这个有着“虐待未成年人行为”的男人,反而首先引起极大的讨论是这种坑爹的教育行为而不是作为正常孩子如何忍受那种酷寒。何谓“狼爸”,最开始也许是那个把自己四个孩子“打”进了北大的男人。后来不断有各种暴力对待孩子的新闻出现,统统给自己的行为冠以“教育”的名义。试想易地而处,如果这些“狼爸”父亲被当成自己孩子那般对待,恐怕受到的教训远远不如得到的近乎被羞辱的怒火吧。

这种“棍棒底下出人才”的教育主张已经已经流传了很多年了,古代的孝子贤孙里不乏被打骂仍然高举父为子纲大旗的典范。在我身边也存在不少狼爸,奉行着不打不成材的原则。可惜被打的孩子挺多,能成才的却挺少。有个小学同学L从小就常常被自己父亲揍。L父亲是学过功夫的,每天都绑着沙袋跑十几公里,揍L那是小菜一碟。只要L有点不合父亲教育理念的行为就是一顿胖揍。如果按照“狼爸”们一贯的思路,这样棍棒交加之下L好歹得进个北大清华才能消停。可惜理想往往很难照进现实,L在长久挨揍之下痛定思痛决定苦练功夫,终于在进入高三以后成功打败自己父亲,从此告别了被人管束的生活。至此以后,L如同一根曾被大力拉扯的弹簧,反弹力度极大,专门做父亲不允许的事情。反正父亲也打不过他了,昔日“狼爸”也成了明日黄花,完全不值一提。所谓的“狼性教育”不过是调教出了一个拥有暴力倾向的孩子,让L在一群好勇斗狠的不良少年中拔得头筹,成了赫赫有名的“大哥”。我想L父亲应该是极为后悔当初不由分说就胖揍L,不顾及孩子是否真的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或者是否会伤到自尊。如果L父亲能克制一下自己的暴脾气,在实在说理不通的情况下关上门揍自己孩子,完事以后在打一棒子给一甜枣的话,L就算不成才也好歹能成人,而不是现在这个人见人怕的“大哥”了。

我和妈妈也谈论过所谓的“打”是否真的就能让孩子记住教训,而不是阴奉阳违甚至怀恨在心。作为母亲,妈妈是极力反对这种把自己孩子不当孩子看的“打”教育模式的。从小到大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除了成绩还过得去,平时也是不讲组织纪律的人。触犯家长底线的时候不是没有,但从来没有挨揍过。妈妈说她根本舍不得动手,只好骂我一顿或者直接不理我,等我害怕、道歉以后再好好和我讲道理,该有的教训自然能吸取了。不用打我就能记住这种教训,以后不会再犯,就算再犯也小心的不被抓住,也算是有成效的教育方式了吧。

在我这个年纪说孩子的教育方式是有纸上谈兵、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我只是想以自己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谈一下从孩子的角度看“狼爸教育”是否就是正确的。孩子不是没有感觉的木偶,有时候拳脚相加的伤害比不过众目睽睽下的斥责怒骂,被逼着接受极限训练也很容易在成长中受到伤害。父母总是希望孩子成才,可成才之路也不一定需要人为的铺满荆棘。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我想也许值得所有父母认真反思。

别再轻易的用“狼爸教育”伤害孩子了。孩子是未经雕琢的璞玉,需要的是正确的引导和合理的教育。“狼爸教育”也许会成功,但失败的结果也不是父母可以承受的。只希望教育中不要充满暴力,就算是狼,对待自己的幼崽也应该不会刻意伤害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