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3日晚,21:19。深圳福田区。风雨大作,强劲的风盘旋在高楼之间,呼啸着显示大自然的威力。那种巨大的喧嚣似乎要把整座楼掀翻。这是台风登陆的前兆,第一次遇到这样强烈的自然现象让我很是紧张。
在四川很少有极端天气,虽然也会挂很大的风,却不会如同现在这样持续的呼啸着在高楼间流窜,似乎一个不小心整个房间就会被倒到在地。同寝室的几个女孩子都来自内陆,没见识过台风的威力。我们挤在一起叽叽喳喳的聊天,反而弄的气氛很有点紧张。因为第一次见识到真正的台风,大家开始展开丰富的想象,未知的台风倒把自己吓住了。我上网和朋友聊天,祥林嫂一样的诉说自己的紧张,得到了好些安慰,自然也少不了“少见多怪”的嘲笑。
风继续呼啸着,甚至隐有风雷之势,铿锵有力的宣示着即将到来的台风天气。雨还在一刻不停的下,在滚滚风声中夹杂着噼啪的落地之声,明天也许街道少不了要积水。大家适应了最开始的兴奋紧张,虽然仍幼稚的担心房子会被刮倒倒也没太大表现,开始各自上网、看书。我拿出电脑,听着似乎近在耳边的风声,有很多话想要写的。可刚触摸到键盘又不知从何下笔了。
几天来,北京、泸州都遭到了暴雨的打击,甚至严重的造成城市内涝,有人因此受伤甚至也有人因此死去。全国都处于一种悲痛的情绪当中。无意中想起《遇见好城市》里作者预言的现代化都市排水系统的致命硬伤会造成的惨重后果,似乎真的应验了。那么书里的办法是否可以解决排水问题?这些我这个外行就无从得知了。或许ZF、专家应该认真地反思一下自以为有效的排水系统了。
一想到居然有人真的因为暴雨而失去了生命失去了家园,心里就很难过。那么凑巧,刚好今天又是“7.23”动车事故一周年,网络上一片悼念、哀痛的氛围,看的人更加难受。这几年,我们经历了太多的天灾人祸,很多人因此家破人亡,不再拥有完整的快乐。有过愤怒,有过质疑,有过反抗……结果呢?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成效。灾难还是一次又一次的降临,我们成了被献祭的羔羊。每次一出事总会有好心人捐款,ZF不需要承担太多责任。我们习惯了默默承受,习惯了抹去旧日的伤痕。再不甘,再愤怒也没有多大作用。
一旦出了大型灾难,就会涌现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好心人一大群捐款捐物。然后我们就开始歌颂人性的美好,就算灾难也打不垮我们。最后,再困难的过去了我们也能挺过来建设新的家园,一切都好起来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天灾不可避免,可是这些损失是非如此不可的吗?在灾难面前,我们没有做错的地方?没有人需要承担责任?没有人因为错误而得到相应的惩罚?一度我们连死亡人数都无从得知,而现在公布的遇难人数可信度有多高估计大家心里有数。很反感那种动不动就号召人民捐款的做法,利用了大众的同情心里转嫁了风险成本。不是不能捐款,只是这种爱心奉献不能成为救灾的指望。一个国家的ZF预算里面不可能不留出足够的份额用于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如果这样都还需要人民几百万上千万的捐款,省下的救灾资金填补了哪里的空洞?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宣布负责,也没有人因此而受罚。老百姓愤怒了感动了抱怨了受惠了,然后就结束了?这样的处理流程,不能不让人心寒齿冷。
有时甚至在想,这些灾难其实是因为人为的错误才造成的。只是普通百姓完全得不到任何信息,只能被感动着捐出自己的财物。造成灾难的人,不过是调去另一个不错的职位继续挥霍我们的税收。真的是很讽刺呢!哪怕媒体如何强调ZF的积极救灾,我们也很难相信那种含有作秀成分的救灾真的能起到什么作用。是ZF的公信力太低,还是我们太过刁难?答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吧?
风越来越大,就像心情的起伏。那种回旋叫嚣的风声不停的在耳边呼啸而过,似乎要把整座房子一把掀翻。信号很不稳定,总会掉线。然后看到朋友的留言,以为我失踪了。灾难面前,人很渺小。对于在乎你的人,你却很重要。
真希望以后不再会有巨大的灾难,我们能更好的面对天灾人祸。如果,一切能平和就好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