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好城市
(2012-07-19 09:03:59)
标签:
杂谈 |
分类: 观书有感 |
无意中借阅了一本建筑类的书,廖桂贤写的《遇见好城市》。最开始看是为了打发时间,我一直很喜欢这类穿插着图片的书籍。本来对于序言里面对作者的溢美之词很有些嗤之以鼻,觉得那不过是一种诱惑读者购买的手段。倒是这一个星期的阅读让我有种发现了财宝的感觉,这本建筑类的书真的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让我学着去观察平时完全被忽略的有关城市的各种问题。我还很激动的到处和同学朋友推荐这本书,换回了好多白眼——人家觉得我又开始间歇性的不定期发疯了,一个数学物理不及格的人居然开始对建筑感兴趣了!不管别人怎么说,我是真的很喜欢这本书,而且是慢慢的一点点阅读,认真的思考那些我以前从未关心过的问题,感觉很有收获。
《遇见好城市》是廖桂贤旅居西雅图时开始记录的自己关于城市生活、建筑行业的一些博文合集。一共分为五大块,探讨了城市个性、交通问题、水灾隐患、浪费现象以及对于未来生态城市的展望。因为是台湾建筑师,廖桂贤通过将旅居国外所见到的优秀案例与台湾本土的一位仿效欧美案例对比,糅合了自己对特的想法,配上精美的图片出版了这本关于城市设计的书。平实却充满了生命力的文字打破了我以前关于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枯燥无聊加上厚瓶底眼睛的肤浅想法,也让我对建筑领域有了立体的认识,而不只是我想象中的枯燥画图和重体力劳动。这才知道原来学习建筑不光是数学、几何、物理,人文、地理、风俗什么的都要有所涉猎,是很需要厚积薄发开拓创新的行业。一本书还没有看完,就让我这个只要有关数学物理的行业都退避三舍的人也开始对建筑产生了兴趣,还热情的和学习建筑的同学聊了好几次。
这本书最让我欣赏的是传达的那种热爱自然、保护生态,不一味的照搬所谓“成功经验”的欧美案例,结合自身实际勇于创新的那种精神。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抱怨城市生活的不便:拥堵的交通、嘈杂的环境、污浊的空气、随处可见的垃圾、无处可逃的灾难……我们抱怨政府的不作为,抱怨专家的碌碌无为,抱怨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害,却没有认真反思一下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自己可以做些什么。而我们的政府和专家也犯了和台湾一样的错误,致力于抄袭欧美过去的案例,而看不到其中已经引发的问题和各种后果严重的隐患。我们向往欧美的便利整洁,却没有认真去观察他们的付出和曾经的曲折。好大喜功、不结合自己的实际、不敢提出新的看法、对于自己所在城市的麻木不仁、不把自己当做真正的主人、没有去争取自己的权利、一面抱怨城市的不好一面心安理得的制造垃圾……这一切都是每天发生但我们选择视而不见的行为。如果我们也能像作者一样的原意用心去观察,并且原意作出努力去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城市问题也许就不会顽固不化了。
一直以来,我只是简单的抱怨着政府专家的不作为,抱怨城市的污染嘈杂,却没有认真去关注过这些问题的来源和解决办法。我喜欢欧美的优越环境,却没有真的去探究过以前的曲折与失败。最让我吃惊的是我那种麻木不仁,我不相信自己可以改变这个积重难返的现状,也没有试着去做出努力。似乎每个人都是抱着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抱怨着自己生存的城市,而没有尝试去努力改变这让人不满意的现状。书中宣扬的虽然是希望有关政府需要改变固有思路、多联系实际,却也有普通群众可以去做出的改变、努力改善城市的点滴行动。这是最让我触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