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寝室,八位“同门姐妹”,集体考研,全部如愿……成都理工大学芙蓉园四幢620号房间的8个2007级地球物理学院的女生,一位考上了中科院,一位保送同济大学,还有六个一同被保送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研究生。但在这个充满青春励志味道的考研故事背后,却是一个现实的窘境,考研之路,是从双选会上找工作连连碰壁的刺激开始的。入学之初只看到了这个专业“大热”,却让她们忽略了这样一个求职背景:几乎没有单位接收这个专业的女生!痛定思痛,考研,成了她们的解困之路。
这是昨天在腾讯上看到的报道。以前也有过类似的报道,女大学生的前景貌似不容乐观啊。蚊子是西南石油大学的热门专业学生,自然是与石油的开采运输有关的好专业。只是因为石油企业几乎不招聘女生,蚊子选择了考研,希望可以寻找到有关管理的职位。而我们学医的人似乎更惨,如果不是研究生学位,几乎不用奢望可以找到工作。可是,研究生究竟是什么样的人适合去研究呢?
没有进入大学以前,我以为研究生之类的更高学历的学生就是因为对自己选择的专业感兴趣,希望在这个领域里更深入的学习,将来有自己的建树。等上了大学,也听一些前辈们说过,才知道当初的我太傻了。真正热爱学习,希望做个学者的人很好。大多是因为工作不好找,希望减轻就业压力而选择考研的。如果读完博士,就很有留校的机会了。
现在就业压力更加大了,很多企业在招聘时条件都极为苛刻,对学历要求很高。甚至对性别都有私底下的要求。对女生的歧视尤为明显。女性的确在身体、耐力方面不及男性。有个在油田工作的男生告诉我他们的工作真的很苦,几乎没有女孩子可以承受得起的。所以,招工时都不招女性的。只是对口工作不招收女性,还在大学录取时招收女孩子干嘛?自己学习了这么多年,到头来找不到一个满意的工作,很难让人接受这么难过的结果。那么该如何选择呢?没有背景的人,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也考不上好的职业岗位,读研似乎是很好的选择。可是,三年的研究生学习以后,社会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再找不到工作,又该怎么办呢?只是不考研又怎么样呢?
一直在思考,这是社会的问题,企业的问题,学校的问题,还是自己的问题?作为一个女性,面临招工时的确有很多不利。那么,为什么当初会有这样的选择去学习这个专业呢?仅仅只是因为这个专业热门,听说出路不错?大学呢?时候应该在录取之前就考虑清楚,这些不被欢迎的专业女性将来如何找到工作?哪些单位是否应该尝试去接受女性,让她们的细致心细来弥补体力上的不足?社会上对于女性长久以来的偏见是不是可以稍微改观一下呢?
我更希望的是在学业选择方面可以有人给予我们实际有效的指导,而不是那种形而上的什么职业规划一类中看不中用的指点。学习不止是为了将来工作,可是没有工作的话,人连基本的生存都成了问题,还要怎么要去奢求所谓的贡献呢?我就是个俗人,希望有个好专业,将来找个不错的工作。自然,干好自己的工作,也就对社会有点微不足道的贡献了。可是当初选择专业的时候只是自己关上门瞎填的,估计可以考上就填了个以为可以方便找工作的专业。后来才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工作对于女性来说是个带着有色眼镜的机会。那么,对于希望拥有自己事业的女生不是很不公平吗?
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就是发发牢骚,达不到实质性的改善。我希望真的有人可以帮助女性,而不只是看看热闹,发表点自己的观点就算了。至于女生自己,只有努力学习,找到机会去实践,为将来的工作增加一些砝码。不能改变世界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完善自己,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