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的时候,老师无意中说起了关于孩子之间的攀比。大学路上是四川大学附属小学,传说中的贵族小学。每天放学都有很多车子等在外面准备接自己的孩子放学。我也见过不少次,一般都是五十万以上的车子。陆虎,奔驰,宝马,奥迪……看得我眼花缭乱的。老师还说川大有的教师孩子在那里念书,为了孩子还专门买了以前的车子重新买了个中高档车。因为孩子觉得坐不好的车很丢面子,死活不肯坐车宁愿走路。家长怕孩子遇到坏人,不得已就换了个好车,也算是疼爱小孩了。只是我不明白,如果教育得当孩子应该不会有这么强烈的虚荣攀比之心的。
从此也可见出现在的孩子,攀比不是一般的。大家都觉得大学教师应该素质不错,教育起孩子来也应该是得心应手很有成效的。虽然这可能不是普遍现象,也不能否认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现在小孩的一些状态。成都有很多有钱人,大人炫富什么的不会避开小孩。而中国的家长都愿意宠爱孩子,甚至有些溺爱的嫌疑。因为自己幼年时受过不少苦,对孩子又有很大的期望,所以对孩子几乎是百依百顺,想要给孩子最好的。要求可以得到满足,生活越来越富足,周围的孩子有的东西,为什么我不可以有呢?因此,习惯了要最好的,习惯了要和别人一样。攀比之风不知不觉就形成了。
记得小时候觉得同学都有好些家庭条件不错,看到人家有的东西自己却没有都会难过一下。后来换了个地方上初中,有钱的小孩子就更多了,我倒不觉得太眼红了。那个时候忙着学习,疯玩和看小说,似乎世界观再慢慢的形成,开始不会太过在意物质了。后来,去过一些地方,认识了更多的人,就越加觉得生活只要安静简约就好,更希望可以在精神世界里找到一份难得的满足。虽然也会偶尔羡慕那些可以随意花钱的人,也知道除非运气好到掉渣,我是没有这么多钱的。不如合理花钱,去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也算是个穷人的自我享乐方法了。
只是,有时看到我的表弟表妹们花钱大手大脚,也爱追求些新鲜玩意,总觉得不是滋味。毕竟父母挣钱也算艰难,却愿意给子女拿去消费。子女也就不问来处,胡乱挥霍。不知道他们将来是否可以接着这样做个快乐的月光族了。也许是我想太多了吧。
终于考完了传染病,不是很理想。接下来就是陆陆续续的考试了。还有其他的课程开始了。忙碌一些反而比较好,会比较充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