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女生的卧谈会内容比较固定。不是平时的衣食住行,各种八卦,就是将来的情感、工作以及家庭问题。那天无意中聊起将来的理想生活,有人强悍的爆出来一句:“我想做个家庭主妇。”虽然知道是开玩笑,大家也是一笑了之。只是还是会联想到将来找工作时遇到的性别歧视问题,不由得深吸一口气啊!
记得刚搬来华西的时候,有次去临床医学的教学楼上课,看到公告栏上有责招聘启事。本来很平常的医院招聘,却因为所有职业招聘均限制为“只招收男生”而引起了我们广大女性的强烈不满。要知道医学院里,男女比例不会超过一比一的,甚至女生会多于男生。如果都只招收男生,将来我们工作又该怎么办呢?不会让我们投入了那多的精力、时间和金钱,只是混到个毕业证了事吧?虽然这是极个别的现象,还是让作为女性的我们心寒了。难道因为胜利的问题,我们就真的不如男性了么?
其实我也理解或者是我自认为理解老板的顾虑。女性天生就比男性少一些体力、耐力等身体条件。比如外科医生,一台手术少则几个小时,多则十几二十多个小时。要这么高强度的运作下来,就是男性都要累个半死,何况本来不如男性强壮的女性!而且女性也肩负着生育孩子的重任。该毕业的大学生几乎没有结婚生子的经验。那么工作几年以后,势必要请个产假回家生育孩子。这样就等于领着工资还不用工作,你还不能借口解雇这个员工。估计没有老板那愿意这样憋屈。这也就是招工歧视女性的原因之一了吧?
不只是性别会被歧视,近年来讨论激烈的就是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歧视问题了。前段时间还有关于“肝炎宝宝”是否应该自由入校的报道。中国是个肝炎大国,患病者众多,病毒携带者更多的去了。恐怕大家高考之前都会被劝说做个肝功化验,以便择校的时候有个准备。因为有些学校是明文规定不招收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只是,如果接种过疫苗,应该就可以免疫了。还这样歧视携带者,是否不应该呢?因为身为携带者而被拒绝的事情也屡屡见报,也有倒霉的同学向我抱怨过自己受到了歧视。没人愿意自己有这样的病毒在身,我们的社会已经招工环境是否应该更加宽容一些呢?
年龄也是长久以来的歧视原因之一吧。有个阿姨下岗以后,想要做个营业员。只是虽然满大街都在招聘营业员,却有严格的年龄限制——20到40岁之间。所以,对于中年妇女来说,能够做个营业员都是一件值得考量的事情了。不过我不太明白,营业员只是需要推销东西。长得不难看,会说话,也知道如何不让顾客厌烦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在年龄上限制呢?40岁以上自然不能做些体力或者技术含量要求高的工作了吧?没有学历没有技术,居然连营业员都不能做,又不是每个人都会做家务可以当个钟点工之类的,不是没有收入来源了吗?我倒觉得很不公平。
听说过最为可笑的就是关于户籍的歧视了。在中国,一直都有明显的地域歧视。一线城市就要高于二三线城市,城市就要高于农村。虽然明知道这没什么道理,自认为身份高的人还是有着不可磨灭的优越感。居然夸张到招工的要求必须有当地城市的户籍这样荒唐的限制条件。不想说这样的不好或者原因什么的。往上数几代,估计没有多少人不是农民的。那么还将就什么城市户口这样可笑的条件呢?虽然这是极为少见的歧视,还是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的。
由于并没有亲身经历招聘会上的各种歧视问题,大多数道听途说的。有找工作的同学对我的抱怨,也有从新闻媒体获得的资料。说起来也就是个人的牢骚而已。只希望我将来运气会好一点,不要碰到这些莫名其妙却气死人的歧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