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了。每年这个时候,本来已经是初夏的天气居然不觉得热。不知道是不是风水好。呵呵,我还是很迷信的啊。不过每年都是如此,的确很巧合啊。这样也好了,那些可怜的同学们考试的时候就不会太难受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看到中央一套一直在说高考的事情。这几天的报纸之类的媒体都在说,连我这个通过了高考打磨的人也跟着紧张起来了。这样的氛围,我当年是怎么混过来的呢?搞不清了。只是觉得这样铺天盖地的报道,一个个都在讨论着高考的话题,还说要制造一个畅通无阻的良好气氛,可是这样的强势报道,压力不会更大吗?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似乎所有的前途都是歧路,只有读书才是正道。也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好像不读书的人就是低人一等。学而优则仕,那么读书难道只是为了做官吗?本来读书只是很平常的事情吧,喜欢学习知识或者需要那张文凭来作为一个比较稳定可靠的平台,然后过一种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现在好像成了必须要当上大学生,才能过一个完满的人生。如果没有考上大学,自己都会很不好意思的。
今天看到北交大的老师说:“广大考生不要太紧张,今年大概百分之七十的学生可以考上大学的。”话是这么说,可是都是些什么大学呢?不光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已经是快过奈何桥了。每年都有人因为压力过大而精神失常或者是高考失利而发疯甚至自杀身亡的报道。怎么没有人反思一下是为了什么?怎么我们的教育职能部门不看看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一直以为,进入学校学习就是要学自己喜欢的专业,将来干自己喜欢的工作。不过,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太大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过得很简单很自在的。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是过自己的生活,而是过一种别人期望中的生活。比如考不上一本类院校,似乎就是成绩不好,就是没有出息。不然人家都考研了,我也要考研,还要保研才能显示出有本事。工作地点不是一线城市,人家就会觉得你没有本事。工作不好或者前景不好,就觉得无颜再见江东父老。只是这样一来,过的生活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
如果我只想要过一种简单的平和生活,为什么要去做那种女强人类型?我可以找一个收入不太高可是很平稳的工作,然后业余时间可以看书、写作、听歌,然后努力存钱去旅行。这样的生活就是理想状态了,不必去大城市找到所谓的好工作,然后累死累活的拿命换钱,等到退休以后又拿钱买命。这样真的太划不来了。我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去的,怎么可以让自己天天沉浸在繁重的工作中呢?我不是伟人,没有这么多崇高的理想,只想过喜欢的日子。那么,别人怎么想和我有什么关系呢?为了维持一个在别人眼中的优秀人才的形象,牺牲自己的理想生活,我不认为这是值得的。
╮(╯▽╰)╭都不知道说了什么了。大家将就着看吧。
PS:6月6日CCTV4(14:00)
旅游卫视(19:30),播出中国第一台“爱与生灵”保护动物慈善晚会(爱之家也有参加)请大家相互转告收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