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本台历跟我过去曾经有过的或大多数人看到的台历,不完全一样。倒不是纸张、色彩和内容,而是它每天一页上印制了今天是今年第几天,到年尾还有几天。
别小看这两个数字。有了它,我们可以轻松地知道xx纪念日(XX人生日)离今天还有(或过去了)几天。真的让人非常方便地计算。例如我19XX年9月20日到农村去的,一看台历就知道,
这天是今年第263天,到年底还有103天。
再一看,4月10日是2021年第100天。
这是我喜欢这本台历的理由,这些话也算是百天的第一个随想吧。
百天的第二个随想是,4月8日市卫健委、市老龄办和市统计局三部门联合在网上向社会发布上海户籍老年人口的各类信息。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详细的数据。
我非常欣喜地看到由于上海经济发达,社会安定,民众的生活条件的改善,医疗卫生的完善,截止2020年12月31日,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533.49万人,占总人口的36.1%,已超过三分之一;10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080人。真是名符其实的老龄社会,国内第一高龄城。
我把这篇文章发到朋友圈了,建议有兴趣的朋友仔细阅读。
从图2
2020年末上海市人口金字塔中,可以看到大概63--68岁,人口最为庞大。71--81岁,人口逐年急剧减少。换言之,这年龄段死亡人数也多。
从表2中可知:
65岁及以上者,382.44万,70岁及以上者,233.47万,两者骤减148.97万。
75岁及以上者,136.03万,又比上年龄段减少97.44万,占总人口的9.2%,也就是说100个人中不到10个人能活到75岁多;75岁及以上者,占60岁及以上者人口比重25.5%,也就是说只有四分之一多一点,能活到75岁及以上。
到80岁上海老年人只有82.53万,到90岁上海老年人只有15.15万。
数据谨请各人自己详细解读吧!
我们老三届,不论高中生还是初中生年龄都在70岁以上了,在户籍总人口的15.8%。要知道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全世界只有6%的人,活到65岁。我们能活到这年龄应该有所知足和幸福。
我们虽历尽生活苍桑,阅尽人间百态,但应珍惜当下,保重健康,希望快乐地迈向人生年龄更高的高度,活在人口金字塔的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