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2015-02-28 13:20:10)
标签:

茶经

茶文化

文化

精行俭德

分类: 茶文化

《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茶在饮用时,味道苦寒,最适合简朴生活且志趣高尚的人。“味至寒”,怎么解释为苦寒呢,但是我们喝的全发酵的茶不是热性吗?这么解释要从茶的历史来说,红茶,起源于中国,最早的红茶叫做正山小种,由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江氏先祖,于明朝中后期(约1568年),创制而成。 武夷山市桐木村江氏家族是生产正山小种红茶的茶叶世家,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而《茶经》是唐朝著作,唐朝时期就没有全发酵茶的概念,茶以鲜,天然,口味苦涩为主,茶的品质自然以绿茶为主,至于我们现在茶叶六大分类那肯定是近代才出来的。因为全发酵茶的历史比起中国茶的历史比短很多。

再说“味至寒”,味应该是苦,性寒。五味是酸甜苦辣涩。中医认为苦味,清热解毒、泻火、降气、通便,适用于热症,所以说是至寒。所以说肠胃不好,胃寒的人不适合和茶,其实多指绿茶,无发酵的茶。

最后再说“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精行?什么意思,反过来理解,于妄动对应,行为专一,认真,踏实,精神内守的人。俭德,自然是简朴,道德高尚了。为什么适合于这样的人呢?经常有人犯了错误,解释说我是一时心热,冲昏了头脑。。。,心火旺,人就容易冲动。苦入心,降火,平衡体内阴阳,利于头脑清醒,利于我们反观自省。孔圣人说“每日三省”,每日都要多次反省自我。对于注重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的人更应该去体会保持清醒,更容易体会茶中之道;在就是“苦尽甘来”之意,梅花香自苦寒来。体道从苦入手,甘苦本同根,感受错位,如同品茶。试想,若每日沉溺于物欲横流之中,能否品出茶中滋味,那就是浪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