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节。中秋节吃月饼,同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一样,都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情感。
中秋节作为传统节日,和春节一样,关联着民族情感,传承着民族精神。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传统节日总能带给人们心灵上的冲击。
中秋节和农历新年一样,是一个家人大团圆的节日。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月色也最娇美。家家户户把瓜果、月饼等食物,摆在院中的桌子上,一家人一面赏月一面吃月饼,正是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百姓仰头看,这是多么美好的图景。
但随着多元文化的日益丰富,使得包括中秋在内的诸多民族传统节日被人们日益淡忘。由于这些传统节日的原有文化内涵逐渐消失,端午节成为了粽子节,中秋节也大有变成月饼节的趋势。
中秋的活动不单单是吃月饼。大家团聚在一起,表示团圆。吃月饼象征着一家团聚,人之常情,享受天伦之乐。人们单单把它作为一个吃月饼的节日,忽视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过去中秋是个很隆重的节日,有不少礼俗,如全家团圆吃月饼,妇女拜月许愿,孩子们则到一些市场去买兔儿爷等小玩意和风味小吃,戏园子里,会演一些应节戏,如讲牛郎织女团聚的天河配以及姑嫂拜月的拜月记等。那时节日的气氛是很浓厚的,也有很多乐趣。现在这些民俗的东西都没了,只剩下月饼了,而且月饼也越来越贵,成了高档食品了,脱离大众,让人觉得中秋变了味。
虽然现在有了法定假期,但事实上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仍被逐渐淡化,传统节日似乎变成了只会吃或玩的假日了,而节日中真正蕴含的文化内涵却渐渐简化和消逝
为什么花好月圆的中秋节就敌不过稀奇古怪的万圣节更让孩子们津津乐道。许多学生并不知道中秋节的真正由来,也不知道中秋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所在。而外国的节日从形式上理念上可能更新鲜更好玩。
家长不妨讲一讲与中秋相关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让孩子知道中秋节的来历或者古时候的人怎样过中秋节的知识、让他们感受一下家的含义。
以传统节日为目的,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让他们初步了解我国传统民俗节日,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进而培养队员敬老、友爱、勤劳、善良等健康情感与品德
许多孩子喜欢过洋节,渐渐把中国传统节日给忘了,从而使传统节日的气氛一年不如一年。洋节固然要过,但不可以沉迷其中。
毕竟我们是中国人,应当多过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学校经常会举办一些有意义的过节活动,增加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对中国传统节日可以有更深的了解。
传统节日之所以流传至今就是因为每个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要想让传统节日与时俱进传承光大,就要还节日本来面目,让节日过得更独特,让传统节日更加丰富。节日是个民族的盛典,绝不是简单的假期。
中秋节是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一个充满温情、幸福快乐的日子。吃月饼、赏明月,它带给我们的氛围底蕴就是浓浓的亲情。这一天除了让孩子过节,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和这个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意义。
http://s1/middle/629a7b9atcabf69238620&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