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早教观念渐渐被大家所接受,让孩子一岁半就能认200个汉字,可以帮助孩子三岁脱盲,13岁就能读大学,一二百元一节课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再贵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早教机构,盲目消费、攀比消费的心理。很多父母不管自己的经济条件如何,不论早教学费多么昂贵,创造条件都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去早教。
一报就是一年的课程,但能坚持下来的并不多。与其说是孩子在上课,还不如说是给家长上课。有的家长带着孩子学了一年下来,我并不觉得自己的孩子有很明显的提高,感觉早教并不如传说中的好。
一岁的婴幼儿连话还说不好,急急忙忙地让他进学堂,不是在拔苗助长吗?能学到什么才艺呢!却有损婴幼儿的正常发育。有的婴儿才八九个月大,本应该享受妈妈的悉心呵护,可偏偏家长非要把孩子送进亲子班,所谓亲子课程,不过是教宝宝爬一爬,给宝宝提供一个玩耍的场所。可是爬需要学习吗?婴儿的成长是一个自然过程。
很多家长希望早期的智力开发可以使孩子成为神童,但是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早期教育首要的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应过度强调技能。不少家长把早教机构当成了托儿所、游乐场,白白让孩子在那里消磨时间,带着这种思想让孩子上课,不会起到什么作用 。
早期教育是培养幼儿的兴趣,而不是压迫孩子学知识技能。给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给孩子清新的自然空气,多带孩子去接触大自然,教会孩子基本的做人道理,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习惯,做一个有礼貌、有健全人格的人,才是家长更应该关注的问题。
三岁以前,对孩子最重要的并不是教育,而是让孩子得到充分的爱和安全感
。过早的训练违反身心发展规律,会造成不良后果。早教要有尺度,一味强调教育而忽视了孩子天性反而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影响正常心理发育的危险。
孩子不上早教班就一定会落在别人后面吗?我认为在三岁前,家长的爱已经足以让孩子很好地成长了。没有必要花这个钱,家庭条件不好的也不要攀比,家庭才是最重要的早期教育 。孩子的教育来自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而不是几节课的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永远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完全可以选择自己在家里教孩子,不用花钱。年轻父母应该理性一点,对孩子的成长期望不要过高,父母做孩子早教的启蒙老师.照样可以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
在当前社会风气影响下,众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不可取。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了,一岁多的幼儿刚学会走路、说话,不知能接受什么知识?拔苗助长的做法违背自然规律,增加父母和孩子的压力。
家长要学会等待,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孩子的成长,理性看待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别把提早教育歪曲为过早教育,适得其反。靠短时间内提高智商,是不提倡的。孩子的发展不能超越自身的成长阶段。
现在一些婴幼儿教育出现异化现象,违背孩子的发展规律,强迫孩子学这学那,孩子学会的东西是很多,但是他们失去了多少东西?孩子越自然越好,要为孩子提供实践的机会,让他们有创造能力,而不是限制他们。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上早教并不能保证以后孩子就肯定更聪明或更成功。发展孩子的天性,不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人设置障碍。父母多抽一些时间陪陪孩子就挺好,亲情才是孩子一切教育的基础。
http://s3/middle/629a7b9atac59c0a792c2&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