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紫砂壶生刻与熟刻

(2021-09-26 10:47:48)
标签:

陈曼生

杨彭年

申锡

朱石梅

紫砂生刻

分类: 紫砂壶
紫砂壶上的刻画可分为两种:生刻与熟刻。生刻就是在紫砂烧制前直接在壶体上刻;熟刻是指紫砂壶烧制完成以后再在上面刻。清嘉道时期流行把紫砂壶身当做纸,在紫砂壶生坯七八分干的时候进行生刻,一面刻诗句,一面刻画(以杨彭年,申锡等为代表)。生刻字的子口十分爽利,不会蹦砂。以下是生刻字的代表作。

一、杨彭年
紫砂壶生刻与熟刻

紫砂壶生刻与熟刻


紫砂壶生刻与熟刻

紫砂壶生刻与熟刻


紫砂壶生刻与熟刻
紫砂壶生刻与熟刻


紫砂壶生刻与熟刻

紫砂壶生刻与熟刻


紫砂壶生刻与熟刻

紫砂壶生刻与熟刻

二、申锡
紫砂壶生刻与熟刻

紫砂壶生刻与熟刻


紫砂壶生刻与熟刻

紫砂壶生刻与熟刻

紫砂壶生刻与熟刻


紫砂壶生刻与熟刻

紫砂壶生刻与熟刻

三、朱石梅
紫砂壶生刻与熟刻

紫砂壶生刻与熟刻
由此可以看到,不管是什么书体(楷书,行书,或其它),生刻字口都非常爽利,边缘没有蹦砂。


紫砂壶的熟刻,通常是后人根据当时的流行,在前人制作的壶上加刻文字与画面。其最主要的特征:(1)熟刻字口边缘蹦砂,带有明显的、篆刻的金石气息。(2)壶底的文字及刀法(原刻)与壶身的文字及刀法(加刻)不一样。

熟刻时,紫砂壶已经烧成,胎体比较硬,手刻非常吃力,而且容易崩砂,一般都是篆刻高手所为。目前已经没有熟刻高手,如果熟刻,一般都会采用机刻,子口又变得非常爽利。

根据我们的观察,熟刻紫砂壶多数出现在清代嘉庆道光时期。当时的文人在明末清初传世的紫砂壶上,一面刻诗句,一面刻画片。乾隆皇帝特别喜欢在古代书画上加题自己的诗句,此风可能蔓延到当时的高官(全是著名文人)那里,在紫砂壶上熟刻诗句和画片。

陈曼生作为七品县令,应该引领不了当时的潮流。他极可能是想跟随当时一二品高官的潮流,但是又没有钱买古代紫砂壶,于是与当时最佳紫砂艺人合作,制作了一批文人壶。这些事情,均没有历史记载,只是我们的一种看法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