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国谈伯章蓝釉紫砂壶

(2021-01-08 12:52:00)
标签:

谈伯章

顾景舟

分类: 紫砂壶
谈伯章是因其他名人而有名的人。他曾经为顾景舟作品刻铭文,顾景舟有名,他跟着有名;顾景舟是大师,就不能说谈伯章很差了,因为谈伯章与顾景舟两个人的名字曾经出现在同一作品上。另外,这两人是老乡。
民国谈伯章蓝釉紫砂壶

这把紫砂壶没有一点文人气息。丁亥年是1947年。民国末年,文人没钱了,紫砂壶业极为凋零。顾景舟在上海失业了,回到了蜀山。谈伯章也好不到哪里去。从这把紫砂壶的风格看,它应该是面向不识字的小微地主销售的紫砂壶。“鸳鸯戏水”图中的荷花含苞欲放,刚劲挺立;荷叶折断倒下,被任意摧残。想想也是下流之极。“连年有余”图中,鱼是金鱼,谐音“金余”,小微地主自然希望不仅口粮有余,并且期盼黄金有余。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流行,这把紫砂壶虽然大俗,但是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格。我们判断,金彩不是手绘,而是民国时期流行的印花贴纸,因为手绘写不出"蝇头行书"。金彩印花纸工艺是日本人发明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景德镇推广。因为瓷器要表现印花纸的内容,器型设计及制作反而更麻烦了,景德镇陶工就放弃了这种工艺。紫砂壶匠人根据印花纸的尺寸和内容来设计壶型相对容易得多,所以就采用了这种工艺。当时,谁都能买到这种金彩印花纸。制壶人水平高低,就看设计的壶型能不能恰当地表现印花纸的内容。民国谈伯章蓝釉紫砂壶

民国末年,谈伯章可能比顾景舟富有一些,谈伯章从上海回乡后种田务农,顾景舟从上海回乡后当城市贫民。于是解放后就有了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之分。谈伯章因为农村户口而中断了自己的紫砂创作生涯。在六七十年能见到少量谈洪泉紫砂壶作品和泉石的刻款,这极可能是顾景舟在悄悄地帮谈伯章,派给他一些活干,让他挣一些农活以外的钱。
民国谈伯章蓝釉紫砂壶

民国蓝釉依然是矿物颜料,所以釉中可见较大的未粉碎的深色颗粒。
民国谈伯章蓝釉紫砂壶

参考文献一:关于谈伯章

谈洪泉(1902-1976年),也叫谈泉明,字伯章,艺名泉石。宜兴丁蜀川埠乡潜洛人。

民国时期一位陶刻师,曾受聘于有名陶器店:吴德盛,铁画轩,毛顺兴等等......。师从名刻家陈少亭,刀法讲究、纯熟,技艺精湛,曾为邵全章、沈孝鹿、吴云根、顾景舟等名家作品刻铭。落款为泉石较多。

房暗星在其著作《中国砂壶鉴定简述》之中称:“谈伯章,艺名洪泉,宜兴川埠潜洛人,善制砂壶,有花瓶传世,制壶特点,繁中求简,简拙浑朴,富古意,善长在紫砂器上镌刻书画,落款常见泉石。

徐秀棠的<<中国紫砂>>一书中记述:1954年成立紫砂生产组时,陶刻组有诸葛勋,谈尧坤,范泽林,陈经耕,陈少亭,朱邦基,邵洪坤,邵洪明,邵顺奎,白应生,范福筹,陈五大,蒋永西.他们应该都是从民国过来的刻字先生。

为什么该书没有谈洪泉的记述呢?在五十年代,丁蜀镇和川埠乡是不同的行政区域,谈洪泉和顾景舟是同乡人,但顾景舟已迁居蜀山,谈洪泉还居住在川埠。

当时有工人和农民之分,农民参加农业合作社、居民参加工业合作社。好多民国艺人由于户口是农村的,不能参加工业合作社,从此中断了紫砂技艺的沿续。

在六七十年能见到少量谈洪泉紫砂壶作品和泉石的刻款,这是紫砂厂由于发展的需要、在川埠设立的加工乡坯点的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