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丝网印刷彩瓷
标签:
民国瓷器印花彩瓷 |
分类: 明清瓷器 |
民间收藏中,搞清楚三个时期的瓷器比较重要:(1)万历时期;(2)乾隆时期;(3)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瓷土粉碎依然是传统的水碓法,釉面追求雍正时期的那种粉白釉(但是没有橘皮棕眼),规模化生产的商品瓷出现(生产效率较高的金水、丝网彩印、青花印花纸等进入生产领域)。当然,艺术瓷(例如珠山八友,王步)和仿古瓷的手工作坊生产也同时存在。
这件瓷器就是规模化生产的商品瓷。金属搭扣属于当时西方流行元素:镀成金色,搭扣扣上时“咔嚓”地响。
大家应该记得刚改革开放时,中国流行“的确凉”衬衣,当时棉布衬衣属于“老土”。民国时期的丝网印刷彩瓷类似于“的确凉”衬衣,因为人工彩绘不可能生产那么多,画得那么细。
1954年是瓷土粉碎工艺的分界线。民国瓷器的瓷土是水碓法生产的,不可避免存在瓷石颗粒。
景德镇的衰落实际上是规模化商品瓷生产没有跟上时代步伐造成。目前,高档商品瓷的市场份额,基本上为日本、欧洲占领。景德镇还在大量仿古瓷。仿古瓷是形成不了规模的,也就是个体户通过坑蒙拐骗来养家顾口的手段而已。中国大约有100多万高净值人士,其中没有一个是做仿古瓷的。民国时期,景德镇实际上是有机会的,可惜人心不正,丧失了发展机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