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弘治民窑青花十七学士图小罐
标签:
弘治青花十八学士 |
分类: 明清瓷器 |
弘治瓷器,无论官窑还是民窑,传世品很少。初见弘治瓷器时,会发现一些让人疑惑的特征。例如十七学士图。
十七学士是唐朝李世民选定的十八学士减去一人,这人就是许敬宗。参见参考文献一。为什么要减去许敬宗?主要是后代文人鄙视许敬宗。参考文献二。宋代画家李公麟画过十八学士图,但是他的版本中只画十七位学士,独缺许敬宗一人。
十八学士图的瓷器多数出现在明君朝代。而皇帝之明在善于识人,善于用人。天下学士期盼为明君所用,成为新一代的十八学士。明弘治皇帝恰好是善于识人,善于用人的明君。参见参考文献三。
清代康熙时期也出现大量十八学士图的瓷器,里面有画十八学士的,也有画十七学士的。参见参考文献四。客观地说,后代文人能识得十七学士与十八学士之不同,肚里的墨水应该也有所不同。
肩部绘云肩纹,其内绘折枝花纹,具有弘治、正德的特征。
腹下部辅助纹饰具有弘治、正德的特征。
弘治民窑青花有云散。
明代瓷器,很多底部釉色与器身釉色不同。底部釉采用粉白釉,器身采用青白釉。根据耿宝昌语:(弘治瓷器)器底部釉面色样,由初期的白色逐渐转变为灰色。这就是所谓的“灰色底釉”,极为罕见。
参考文献一:十八学士
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渊拜李世民为大策上将军。当时,主要的逐鹿对手如金城薛仁杲、武威李轨、晋北刘武周、河北窦建德、洛阳王世充等人皆先后被打败。于是,李世民便由武功转为文治,在天策府开设文学馆,广招天下学士入馆,先后入选的有褚亮、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十八人,号称“十八学士”。他们皆是“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即都是兼职学士。
参考文献二:为什么后代文人鄙视许敬宗
1、立功武后。在唐高宗废王皇后,立武昭仪为皇后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并且害死了其它几名十八学士。
2、修史妄改。许敬宗自从掌管国史后,记录历史事件时曲从迎合、是非不分。
3、治家无方。大部分都是自己或者子女好色之事。
参考文献三: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的“完美皇帝”--弘治皇帝
https://www.sohu.com/a/2387041_108088
参考文献四:康熙十七学士图笔筒
保利拍卖公司藏品。
参考文献五、许敬宗的文彩
许敬宗的文彩在十八学士中名列第一。这里摘录一段:
唐太宗问许敬宗曰:“朕观群臣之中,惟卿最贤,人有议其非者,何也?”敬宗对曰:“春雨如膏,滋生万物,农民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秋月如镜,普照四方,佳人喜其玩赏,盗贼恶其辉光,天地大尚不可满足人愿,何况臣乎?臣无肥羊美酒,难调众人之口,且是非不可听,听之不可信,君听臣遭戮,父听子遭诛,夫妇听之离,亲戚听之疏,乡邻听之绝,人生七尺躯,谨防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太宗曰:“卿言甚善,朕当识之”。
前一篇:雍正斗彩五福三多纹小碟
后一篇:雍正民窑青花卷缸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