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晚唐五代定窑玉璧底残碗

(2018-05-28 21:32:15)
标签:

邢窑

定窑

晚唐

五代

杂谈

分类: 古代陶瓷
 我们原想买一件邢窑标本的,买回清理后仔细一看,发现它们是晚唐五代的定窑残碗,(参见参考文献一)。“邢定不分”特指晚唐五代这一时期的这类产品,(参见参考文献二)。于是,我们把能买到的定窑残碗都买下来了。
晚唐五代定窑玉璧底残碗

  第一只碗的口沿在成型时将口沿翻折过来再沾合,形成唇口的宽边,因而中间有空隙,这是定窑玉璧底碗的特征。
晚唐五代定窑玉璧底残碗

  内壁精细光滑,外壁则往往留有明显的轮旋刀痕,这是定窑玉璧底碗的特征。  定窑施釉有三种情况:(1)碗外壁施满釉,底中心也施釉;(2)碗外壁施满釉、底中心不施釉;(3)碗外壁施半截釉、近底部无釉三种。这是第三种情况。
晚唐五代定窑玉璧底残碗

  定窑施釉不均,出现通常说的“泪痕”。定窑的“泪痕”比较特殊,有些人称之为“蜡烛泪痕”,很像蜡烛燃烧时流下的“泪痕”。
晚唐五代定窑玉璧底残碗

  墓葬出土碗都有表面附着物。用水洗不掉表面附着物,用钢丝球可以擦去。釉面经过上千年土沁,沁色入骨,釉面看上去具有深深浅浅色变,不是干干净净的。这是墓葬出土瓷器特征。
晚唐五代定窑玉璧底残碗

  第二只碗的口沿在成型时只是凸起一道较细的边沿,没有将口翻折过来。
晚唐五代定窑玉璧底残碗

  定窑唇口碗大部分也是直接修坯而成。(参见参考文献二)。
晚唐五代定窑玉璧底残碗

  内壁精细光滑,外壁则往往留有明显的轮旋刀痕,这是定窑玉璧底碗的特征。定窑唇口碗施釉有三种情况:(1)碗外壁施满釉,底中心也施釉;(2)碗外壁施满釉、底中心不施釉;(3)碗外壁施半截釉、近底部无釉三种。这是第二种情况。
晚唐五代定窑玉璧底残碗

  定窑施釉不均,出现通常说的“泪痕”。晚唐五代的定窑用木材做燃料,用还原焰(缺氧)烧成,北宋定窑改用煤做燃料,用氧化焰(富氧)烧成,两者导致釉中的微量铁元素生成不同颜色。晚唐五代定窑的泪痕颜色偏青,北宋以后的定窑泪痕偏黄。
晚唐五代定窑玉璧底残碗

  定窑碗底中心施釉不均,往往有漏釉现象。
晚唐五代定窑玉璧底残碗

  老瓷器的磕碰断口,有一些是沿着碗壁的(不是垂直于碗壁的)。这种情况在各个窑口的瓷器上都存在。我们认为,可能与传统练泥的方式有关。
晚唐五代定窑玉璧底残碗

  定窑釉面的质感与邢窑是有些区别的。光泽比较柔和,有绸缎感。白釉很难拍照,上手感觉不太难。
晚唐五代定窑玉璧底残碗

  定窑玉璧底碗的另一种类型是无唇口。这只碗买下时破成两半,清洗时失手摔成多片,只能用胶水粘合。需要时再专业修复。
晚唐五代定窑玉璧底残碗

  老瓷器的磕碰断口,有一些是沿着碗壁的(不是垂直于碗壁的)。因为再次磕碰,这只碗有两个磕碰断口,都沿着碗壁,一个是入土时就有的断口(带土沁),另一个是我们自己摔了形成的断口。
晚唐五代定窑玉璧底残碗

  等到买入这只碗后,我们强烈地感觉到“盛唐”是"徒有虚名的“。这些玉璧底碗容量都很小,今天的人用来盛饭,基本吃不饱。
晚唐五代定窑玉璧底残碗  
  定窑施釉不均,出现通常说的“泪痕”。三只碗内部都没有”泪痕“,外壁都有”泪痕“,原因不明。
晚唐五代定窑玉璧底残碗

  墓葬出土碗都有表面附着物。用水洗不掉表面附着物,用钢丝球可以擦去。釉面经过上千年土沁,沁色入骨,釉面看上去具有深深浅浅色变,不是干干净净的。这是墓葬出土品特征。
晚唐五代定窑玉璧底残碗

  三只残碗虽然都为白色乳浊釉,但是放在一起时,呈色不完全相同。原因可能是以下几点:(1)木材做燃料烧制时,炉温较难控制,导致呈色差异;(2)墓葬环境不同,实际上釉面是有入骨土沁的,导致呈色差异。这与白玉沁色有类似之处。
晚唐五代定窑玉璧底残碗

  三只残碗的胎骨有相似之处,就是未上釉的暴露胎面有“荞麦胎”的特点(极细的黑点掺杂在白胎之中)。这三张照片分别是三只残碗的碗底。
晚唐五代定窑玉璧底残碗
  因为这是三只残碗,存在胎的横断面。从横断面观察,胎骨都是很干净的,没有黑点。
晚唐五代定窑玉璧底残碗
  这种黑点是修胎和烧造时形成了胎面凹点,沁入土后很难清除,于是看上去好像白胎含细黑点了。
晚唐五代定窑玉璧底残碗

  不知为什么,我们对晚唐五代定窑碗没有”喜欢“的感觉。其实,晚唐五代墓葬出土定窑瓷器并不多,并且玉璧底碗为多数,残碗为多数。这三只残碗已经构成了辨认晚唐五代定窑瓷器的基础。
  我们很敬佩,专门收藏定窑窑址出土瓷片的爱好者,竟然能够收藏成千上万片瓷片。真正懂定窑瓷器鉴定的人是有的,不过他们不提供目前不能仿的鉴定细节的照片,他们也开小窑烧制仿定窑产品。拍卖市场上的某些定窑瓷器,他们一眼就看出是赝品,但是他们不说破,而是努力让自己仿制的定窑接近真品。

参考文献一:定窑与邢窑的关系及区别
http://www.sssc.cn/a/20150519/1432014600147217.shtml

参考文献二:邢定不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ec38550100h3n1.html

参考文献三:定窑玉璧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ec38550100kxnt.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秘色瓷的釉光
后一篇:唐代洪州窑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