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件灰胎的吉州窑鹧鸪斑茶盏。宋代吉州窑茶盏几乎都是出土品。有的出自墓葬,有的出自窑址,都存在这样那样的残缺。南方土壤酸性,出土瓷器受侵蚀比较严重,于是我们想看看侵蚀最严重的是什么情况。
这件鹧鸪斑茶盏侵蚀与脱釉非常严重。它的表面让我们联想起明代大漆木器的漆面(参见参考文献一),我们觉得它有一种侘寂(Wabi-Sabi)之美。侘寂(Wabi-Sabi)描绘是的残缺之美。这就像精米白面吃久了,吃上一口玉米窝头觉得很香那样。我爱人买进这只盏时,我嫌它品相太差了。我爱人解释说,它年轻时是一只鹧鸪斑盏,是名盏。它老了以后就变成这样了。不过还是能够依稀看到它年轻时的风采。我们不就是这样的吗?
这种侵蚀很严重的宋代茶盏存在,但是极少(参见参考文献二)。我们这只是最严重的。既然追求残缺,那么也要追求极致。
这只茶盏的釉与胎的结合力已经很差,一不小心碎釉就继续脱落。从培养鉴定眼力来讲,它是一件很好的标本:(1)吉州窑的开片是极为细碎的(百圾碎),(2)釉面有痂痕。
参考资料一:明代大漆盖盒
我们看见这对盒子时,它已经被人买走了。我们只收藏了图片。
参考资料二:南宋吉州窑月影梅盏(脱釉)
我们看见这只茶盏时,它已经被人买走了。我们只收藏了图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