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宋磁州窑黑釉吐噜瓶

(2018-04-13 12:49:07)
标签:

北宋瓷器

黑釉瓷器

吐噜瓶

杂谈

分类: 古代陶瓷
  这件黑釉瓷器造型罕见、美观。我们买下来是想插花用的。在判断年代时,主要看器口和器身。
北宋磁州窑黑釉吐噜瓶

  器口特征是圆唇、折沿、短束颈、平肩圆折。这是北宋瓷器典型的瓶口之一。不少考古发掘的北宋瓷器和博物馆馆藏北宋瓷器具有这个特征。(参见参考文献一)。
北宋磁州窑黑釉吐噜瓶

  将这件瓷器的下腹部拉长,造型就是吐噜瓶造型。(参见参考文献一,2)。
北宋磁州窑黑釉吐噜瓶

  这件瓷器的釉面是橘皮釉(密集棕眼)。黑釉的橘皮釉十分罕见,恰好陕西蓝田吕氏家族墓地出土的黑釉碗也是橘皮釉。所以,有理由认为这件瓷器的黑釉釉面带有北宋黑釉瓷器的特征。(参见参考文献三)。
北宋磁州窑黑釉吐噜瓶

  细部观察发现,这件瓷器是先施白色化妆土,然后在化妆土上再施黑釉。黑釉釉薄处呈现酱色。“先施白色化妆土,然后在化妆土上再施黑釉”这种工艺在北宋和金代磁州窑比较流行。
北宋磁州窑黑釉吐噜瓶

   三个条状支钉,也是宋金时期磁州窑典型的垫烧方式。
北宋磁州窑黑釉吐噜瓶

  从器口用聚光灯照射器物内底,可见盘条造型的痕迹(有人认为是慢轮拉坯工艺)。这也是宋元磁州窑成型特征。

 参考资料一:北宋的圆唇、折沿、短束颈瓷器
1、陕西蓝田吕氏家族墓地出土的耀州窑梅瓶
北宋磁州窑黑釉吐噜瓶
如果只看器口,圆唇、折沿、短束颈、平肩圆折。与我们收藏的黑釉吐噜瓶几乎一样。
北宋磁州窑黑釉吐噜瓶

2、北宋耀州窑刻花吐噜瓶
北宋磁州窑黑釉吐噜瓶
如果只看器口,圆唇、折沿、短束颈、平肩圆折。与我们收藏的黑釉吐噜瓶几乎一样。如果把这件瓷器的瓶身缩短,那么与我们收藏的黑釉吐噜瓶造型极为相似。
北宋磁州窑黑釉吐噜瓶
照片不清晰,这是一件日本文化财的北宋瓷器。所藏博物馆待查。

3、北宋耀州窑刻花芍药尊
北宋磁州窑黑釉吐噜瓶
如果只看器口,圆唇、折沿、短束颈、平肩圆折,与我们收藏的黑釉吐噜瓶很接近。
北宋磁州窑黑釉吐噜瓶
以上两件瓷器照片来源为“宋代耀州窑极品瓷器欣赏”。http://doc.orz520.com/a/doc/2013/0510/2102953.html

参考资料二:北宋的圆唇、折沿、短颈瓷器
1、陕西蓝田吕氏家族墓地出土的耀州窑梅瓶
北宋磁州窑黑釉吐噜瓶
圆唇、折沿。差别在于短颈与短束颈。北宋瓷器喜用这种器口。
北宋磁州窑黑釉吐噜瓶

北宋磁州窑黑釉吐噜瓶

2、陕西蓝田吕氏家族墓地出土的耀州窑梅瓶
北宋磁州窑黑釉吐噜瓶
圆唇、折沿。差别在于短颈与短束颈。北宋瓷器喜用这种器口。
北宋磁州窑黑釉吐噜瓶

https://bbs.artron.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65583&page=1&authorid=4

参考资料三:陕西蓝田吕氏家族墓地出土的黑釉碗
北宋磁州窑黑釉吐噜瓶
橘皮釉(密集棕眼)黑釉瓷器十分罕见。这件出土的北宋黑釉碗的釉面是橘皮釉。
北宋磁州窑黑釉吐噜瓶

参考资料四:华光礁Ⅰ号沉船的同类瓶

北宋磁州窑黑釉吐噜瓶

1996年,中国渔民在西沙华光礁出海捕鱼作业时意外发现一神秘沉船,这艘沉船后来被命名为“华光礁Ⅰ号”。1988—1999年、2007—2008年经过两次水下考古发掘,“华光礁Ⅰ号”沉船共发掘出水陶瓷器、铁器等各类文物近万件和船体构件500余块,这些文物迄今大部分被珍藏在海南省博物馆。考古发现,出水器物所属年份应为南宋中期。有部分为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定制的为宗教或祭祀之用的典型外销器。华光礁Ⅰ号沉船特展”于2011年在海南省博物馆首次展出,此后在国内巡展。

我们的瓷器入手时,我们并不知道这种器形存在。只是从制作工艺、釉质、器口、垫烧工艺判断,这是宋代瓷器。2019年10月17日在资料上看到这张照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