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淡描青花碗

标签:
万历青花淡描青花杂谈 |
分类: 明清瓷器 |


参考资料一:中国历代青花色料有哪些不同来源和名称?
节选自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文章(摘自网上文章)
中国历代青花色料有进口料和国产料两种。根据化学分析结果得知:
唐青花的色料属低锰型,含铜,来自西亚地区。
宋青花色料属高锰型,是国产料。根据宋青花出土很少这一事实说明当时国产钴土矿的开发还还于起步阶段。
元代时国产钴土矿在各地陆续有所发现,云南玉溪地区的民窑利用当地所产的钴土矿开始小批量生产青花瓷。景德镇元青花有进口料和国产料两种,色调浓艳而有黑班的多数是进口料,其化学组成特点是低锰,含砷不含铜,产地很可能是西亚或中亚地区;色调不太浓艳而没有黑斑或有黑斑但没有金属光泽的则是国产料。
明清两代景德镇所用的青料在历史文献上有较多记载。
根据这些记载得知,永宣两朝官窑所用者主要是苏麻离青(又名苏渤泥青),同时国产料也在使用。关于苏麻离青的产地,有人认为是西亚地区的波斯,也有人认为是非洲的索马里(Somalia),而其集散地则在西亚地区某地。当时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是东西方过往商船的避风港,从西亚来的商船带了许多东方各国所需要的货物来到这里进行贸易,郑和于永乐时从南洋带回的苏麻离青很可能就是从这些商船上获得的。
成化朝所用的色料较为复杂,早期仍沿用苏麻离青而带有黑斑,后来就用苏麻离青和陂塘育的混合料。到成化后期苏麻离青的来源愈来愈困难,于是就全部改用陂塘青。这种青料产于江西乐平县,又称平等青。
正德时期所用的青花料已经知道的有两种,一种是江西瑞州上高县产的无名子,又叫石子青;另外一种是正德后期从云南获得的回青。回青又称西域大青,美者亦名佛头青。但回青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和石子青混合使用。
嘉靖官窑青花器大量烧造,主要使用回青和石子青的混合料,取得较好效果和较高评价,然回青产地太远而不可续,各窑都相继采用国产青料,如乐平的陂塘青、端州的石子青和卢陵、新建的黑赭石等。
万历中期以后,可能因回青断绝而改用浙江所产的浙料。在明代,国产钴土矿不仅大量用于民窑青花,而且也成功地用于官窑青花的生产,取得这一成功的关键是采用了精炼工艺,使其质量人人提高之故。
康熙青料的来源未见古籍记载,但从雍正以来所用的青料都有记载,唐英《陶冶图编次》说:“瓷器青花,霁青大釉悉籍青料,出浙扛绍兴、金华二府所属诸山……”。此书成于乾隆八年,由此可知雍、乾所用的青料是浙扛所产。康熙青料,至少康熙晚期青料,很可能和雍正青料属同一来源。
近代景德镇所用上等青料大多为云南所产。谓之珠明料。据记载,珠明料在清乾、嘉年间已经采用,当时将它与广东、江西所产者并提,不以为上料。
前一篇:万历青花神仙捧寿圆盒
后一篇:明嘉靖平等青倒鈡杯